他来自平凡的农民家庭,心里却装着一个不甘平庸的梦想。
2020年12月,腼腆又坚定的道吉仁青开始忙了起来,他当选为合作市卡加曼乡新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走出自家门口的一隅田地,踏上了躬身为民的求索之路。
“文人”村支书,党建工作“笔杆子”
善学善用,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道吉仁青勤于学习、热爱阅读的习惯,让他在村支书队伍中崭露头角。他深知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白天忙于事务,夜深时分在家埋头学习。为了干好党建工作,他选择用最笨的方式,一边学习一边记笔记,把《甘肃省农牧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等各类资料和文件完整抄了一遍。反复琢磨品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金言金句,一个一个誊在纸上,记在心中,沉在思想深处,皆已成为他的精神食粮。
掌握了碎片化时间,也就成为了时间的主人。道吉仁青有明确的工作计划,每天都会利用午休时间来干党建文案工作,长此以往,党建工作了然于胸。持久的学习习惯,让他受益匪浅,使其思想层面的认识转化为现实动力,从而得以在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萃取经验、获取能量,全身心地投入到打造红色旗帜鲜明的党建标杆村、乡村旅游功能齐全的绿色生态村的大事业中来。
一本倾注了心血的笔记本,是道吉仁青理想信念的窗口。一年下来,几本满满当当的学习笔记和工作笔记,记录了每天的工作开展情况,有入户替群众排忧解难的,有记下群众诉求和心愿的,偶尔也会记下工作中的困惑、遗憾和迷茫。白纸黑字间闪耀着光芒,镌刻了他对群众工作的热爱,折射出奉献和担当精神,让人不免感叹在智能化办公的时代,还有如此执着专一、精进不怠的笔尖“苦行者”。
“忙人”村支书,为民服务“实干家”
“忙”是一种艺术,像道吉仁青那样“忙中有度”更是一种历练。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压力更有动力,他正享受着由正面压力带来的突破感和成就感,任何时候见他都是一副火力全开的模样,他朝九晚五、随叫随到,不请假、不撒手,不拖延、不将就,在风华正茂的年岁里,忙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疫情防控、民生实事等等,对群众的需求做到有求必应。
他是群众心目中天天见的“贴心人”,是家人眼中早出晚归的“赶路人”,每年只有春耕和秋收时期,他才会请假回家犁地、收庄稼。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善良的人背后总有开明的家庭,家人给予他最大的鼓励和包容,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更让他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尽情地挥洒汗水、施展拳脚。
在道吉仁青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对道吉仁青来讲它不仅仅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而是从小心中的榜样。他常说“我最崇拜雷锋,雷锋精神活在我心中”,榜样精神会沁入心脾,会植入思想,会归入实践,新集村扎实开展的“雷锋月”系列活动,比如为老人免费理发、慰问困难群众、美化环境等活动,皆是榜样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体现。
“亲人”村支书,群众心中“大当家”
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忘来时路,方知前路向何处,道吉仁青始终铭记自己当初是如何走上村支书岗位,是组织的信任,是父老乡亲们的厚爱,让他走上今天的不甘平庸之路。千金难买“好家风”,道吉仁青就是在“好家风”中带出来的“好男儿”,家中96岁高龄的爷爷十分看重他的工作,时常告诫他“村支书手上有一把杆秤,做事要公平正道,要感激党和政府的养育之恩”。
这把杆秤,一直是他挺直脊背的力量之源。把“心窝子”给群众亮出来,是他开展群众工作的法宝。有一次,道吉仁青在晚上接到群众的求救电话,有一户人家的老人不幸摔倒,头骨破裂、血流不止,子女不在身边,他第一时间火速赶往群众家中,全程接送并陪护老人住院治疗。当时医生说如果迟送几分钟,老人将会有生命危险,听到这里道吉仁青心中涌上一股力量,庆幸自己把群众工作做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意。临走时老人竖起大拇指,嘴里说到“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肯定,和这份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像一股永不枯竭的暖流,淌过心田,涤过理想,让他倍感鼓舞。
从一介“庄稼汉”变成“笔杆子”,从一个“党建小白”成为人人效仿的“党建能手”,从开始的茫然无绪到后来的胸有成竹,一步一个脚印,道吉仁青用自己的勤奋、踏实和善学,俯下身子干好身边每一件小事,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不断获得岗位大历练,赢得群众好口碑。(卡加曼乡 看召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