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

摘要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的战斗堡垒,推动高校党建是新时期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与高校实际相结合、如何科学评估党建效果并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高校组织建设的重点。运用Nvivo12 Plus质性软件对国内100所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案例文本进行文本处理和定量分析,结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党建的实施及效果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数概括为“1 3 18”,采用“百分制 负分制”来设置权重比例,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可在明确共性、把握个性的基础上创新性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党内法规;质性分析;量化评价;配套考核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孕育于高校,她的发展壮大与高校建设密不可分[1]。高校党组织建设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更确保了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为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2021年,为对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做出全面规范调整,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中共中央修订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校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结合实践,运用科学指标体系指导《条例》实施成为现实问题。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备受理论界关注,其科学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既要重视历史传承、学习借鉴,又要结合组织理论探索,用好管理学、心理学和现代化技术等科学方法。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中组部、教育部一直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2021年,中共中央对《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准和要求。

学界对高校党组织建设的研究较早,成果丰硕,可从时间和内容两条轴线来回顾相关研究情况。从时间轴线来看,相关文献数量和质量呈波段上升趋势。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重视在高校中吸收先进的学者、学生成为党员,把高校作为思想斗争的主要舞台,在学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3];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学界在相关研究上较为关注思想改造运动、整风运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等;“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僵化盛行,这一时期的科学研究被全面破坏[4];改革开放后,高校开始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相关研究更多地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组织建设和稳定团结上;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自由化思潮的冲击,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遭遇弱化危机,学界集中关注高校组织建设的原则性问题和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意识问题;进入21世纪,高校基层组织研究出现三波高峰,分别是2007年、2011年和2019年[5],均与时政息息相关。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和谐校园的相关要求,学界研究聚焦在和谐党组织建设、学生党组织建设和组织先进性建设等方面[6];2010年《条例》经历了第一次修订,次年出现了第二波研究高峰,学者们重点关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组织科学化推进等方面。2019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热潮,学界对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建设的使命承担、有效途径分析和创新探索等方面。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学界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较多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回归党组织建设的本源,重点关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本质、制度推进和主体责任等。如黄钢威认为将公推直选的民主选举方式引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实践,是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7]。二是探析高校党建的历史进程和相关经验。回顾高校党建的历史,并从高校党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出发,明晰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8]。三是发展路径和方法探析。即从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出发,提出高校党组织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和发展路径。如有些学者认为高校应从强化服务理念、构建有效载体和构建制度体系等方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9]。四是结合新文件或新形势以不同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如以大事记、互联网、应急管理、风险治理、新媒体等形式回应现实问题。

综合来看,现有文献对我们理解高校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发展和困境提供了理论参考。从实践进程到理论研究,均结合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和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回应现实问题。但是不难发现,既往研究中基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展开,较少以定量研究来把握建设的规律和相关文件的实际运用,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新《条例》的颁布推动学界形成关于高校党组织建设理论探讨的热潮。在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时代背景下,扎根高校实际,认真领会和落实《条例》相关规定,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如何将《条例》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对党建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如何构建指标体系适应高校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是目前高校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以《条例》为研究切入点,采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以国内100所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深入解读高校基层组织指标体系,以期探析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

二、研究设计与文本选取

(一)研究设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质性研究方法在政策适用和规范价值中的取向、定位与应用。该研究方法能够从开放式的资料中把握复杂事物的规律和价值,以较为客观的描述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运用 Nvivo12Plu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和案例进行编码分析,将质性文本分析的思路与《条例》研究相结合,探析构建内容丰富、科学完善的高校基层组织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与实践情况相结合,根据评估结果对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二)案例选取

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在基层的延伸,更是高校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工程。因此,我国高校均结合实际开展相关工作、活动和制度建设。但因各高校思想认识、政治基础和物质条件不同,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方式和推动的力度也有所区别。本研究以《条例》为视角,致力于构建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案例选取遵循如下思路:首先,确定一级备选案例库。将各类高校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新闻报道作为一级备选案例库,根据新闻标题及正文文本设置筛选条件栏目。其次,筛选典型高校。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入选名单的通知》,从全国高校中择优选取了100个高校作为代表,以期全面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表1)。这100所高校在基层党建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成果显著,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典型代表。因此本研究将这100个高校近3年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作为备选案例中筛选出来的典型案例。最后,对所确定的高校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信息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各大高校主页等信息渠道将相关案例收集起来,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闻报道,最终形成了100个案例样本。这些案例样本由各大高校主动公布,基本是其工作的进展成效、先进经验和标志性成果,加之100所高校的突出性与代表性,本文认为基本可代表当前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方式和工作成效。

三、类目构建和评估分析

质性文本分析类目可以分为归纳式类目、推论式类目两种。归纳式类目构建是指直接根据实证数据来构建类目,这些类目并不是来自于理论或假设,推论式类目构建是指采用收集实证数据之前就存在的类目系统[10]。基于《条例》较为科学规范的内容,本文采用推论式类目构建方法,在对《条例》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直接构建一二级分析类目。

在构建类目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词频分析。词频分析能够揭示文本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通过频次高低反映某个主题相关方面的趋势和特点[11]。将100个案例文本导入Nvivo 12 Plus进行词频分析,并人工筛除无关词汇,依据齐普夫第二定律,出现200次以上的词可定位为高频关键词,共计30个。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出现500次以上的共计7个,分别是工作、学习、党员、学生、教育、中国、学院。其中“工作”出现频次最高,为888次,反映了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状态。

(一)构建指标体系分析类目

中共中央颁布的《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的建设进行了系统且科学的规范,故本研究遵循如下流程进行分析类目构建和编码分析:仔细分析《条例》→构建一二级类目→对案例编码→结合类目分析描述→呈现结果,并利用 Nvivo 12 Plus软件辅助完善类目。利用 Nvivo 12 Plus软件构建的类目体系如表3所示。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

(二)构建分析框架

通过对《条例》的综合分析和运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100份案例文本进行编码和整理,本研究构建了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体系框架(如图3)。高校基层组织体系的构建和工作的开展可从两个层面进行框架构建,一是主体层面,从上到下可分为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另一个是从党组织工作原则出发,根据工作内容划分为组织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建设和融合四个方面。两个层面在部分内容中形成相互对应,如高校党委在方向把握中与党组织管理中的管办学原则形成对应;院系党组织在政治把关上更多地遵循着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基层党支部在组织师生活动时更多注重的是党的建设与融合层面的原则。

(三)评估分析

总体来说,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从《条例》到具体实施有多个阶段,不同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责任,遵循不同的工作原则。从高校党组织的层级来看,可划分为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各个层级在组织建设中的任务和内容有所不同,故其主要工作有所区别。结合案例文本可了解到,各大高校尽管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中均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选择的工作重点不同,开展方式也各异,部分工作内容较少涉及。根据编码和材料覆盖数,其特征规律十分明晰。

首先,高校党委重视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统一战线建设仍需加强。高校党委在整个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其内容相对院系和基层党支部而言较为全面。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把方向、带队伍、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抓班子六个大的方面。从质性分析结果来看,高校党委极为重视“把方向”中“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标准,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上能够做到全面到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等制度也能基本落实。党的基层组织状况总体向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适应新任务的问题[12]。例如高校党委在带队伍的工作中明显发力不足,特别是对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等队伍建设工作需提升。案例中较少出现统一战线相关的活动内容和经验总结。

其次,高校各院系党组织推进党内集中学习和经常性教育卓有成效,但仍需加强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院系党组织是高校党委工作的有力延伸,在整个高校组织建设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条例》中明确了院系党组织的六项职责,可分解为五个大的方面,即政治把关、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执行组织制度、推动改革发展(如图2)。结合质性分析结果来看,院系党组织在执行组织制度上较为到位,特别是在推进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经常性教育和执行党务公开、党纪处分、组织处置等制度上开展工作较多。但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配齐配强专职组织员、纪检员方面还存在不足。院系党组织建设需要将党建、业务协同推进,现实中面临三对关系的挑战:党建与行政业务、党建与教学科研、师生党员的联动。从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当前各高校对三对关系关注较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活动,特别是在党建与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合肥工业大学通过学院组织教师党支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沙龙等,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党建内容与日常教学进行有机融合。

再次,高校基层党支部重视将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但以支部建设带动团组织、工会组织和妇联组织建设仍需发力。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组织建设的基本单元,是党的领导在高校的落脚点,承担着众多基础性工作。高校基层党支部又可以分为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等,不同的支部类型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因处于高教事业的第一线,所以各基层党支部往往是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中最具活力的团队。《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明确列出了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不同职责,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将基层党支部的任务划分为七个方面,即组织师生、服务师生、凝聚师生、监督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员、宣传教育。从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较为重视凝聚力,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当中,能够通过开展活动有力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其中。但在以支部建设带动单位团组织、工会组织和妇联组织建设上开展活动较少,在党员常态化服务师生上还应不断加强。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针对选取的100所高校发布的案例文本,结合《条例》推论式构建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分析类目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针对100所高校发布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文本分析,论证了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对于文本案例分析和评估研究的适用性。在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后,认为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够遵守组织建设的多项原则,但在开展具体的工作时有所偏重,导致部分层面工作力度不足,或将成为下一步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关注点。基于此,针对如何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提出如下建议: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

(一)构建“1 3 18”高校基层组织量化指标

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定性评估、定量评估、二者结合评估。由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复杂性,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式展开构建。《条例》已然明确了新时期高校基层组织发展的目标和边界,运用石川馨先生开发的鱼骨图,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分析,可发现影响高校基层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在高校党组织建设原则的指引下根据不同环境、运用不同方法、在不同设施条件下推动组织建设。结合编码结果,可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数概括为“1 3 18”,即1个高校基层组织建设高水平指数,3个主体(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和18个子项类目(如表3类目)。在构建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标体系的要素、层次结构后,再结合每个时期高校重点工作合理设置指标体系的权重。基于质性分析结果,可采用“百分制 负分制”的形式来设置权重比例,如高校党委重点是把方向,院系党组织的重点是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基层党支部的重点是凝聚师生有力。对于普遍忽视的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等,若每年一次未开展的扣0.1分。简单基于理论分析构建的指标体系还处于理论初阶的状态,为优化体系内容,弥补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建议先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评估,采集建设数据并进行验证分析,调整指标体系内容。同时,完善考核体系和机制,开展党建巡察,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指标建设与业务能力进行配套考核。同时,明确提出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高校党委对各支部推进工作的成效通过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抽查重点进行检阅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结合《条例》分重点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全面把握新颁布的《条例》,保障《条例》的有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领会、掌握、严格遵守、执行《条例》规定[13]。首先,必须要站在时代需要和高校科学发展的高度,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回溯《条例》变迁史不难发现,每一次修订都与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相关,每一次修订都紧密结合了当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需求。基于此,要立足高校实际,把握高校自身的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其次,要充分把握《条例》修改的内容和具体规定。经对比分析发现,新《条例》共有十章三十九条,新增五条,修改二十七条,修改幅度较大。新《条例》在七个大的方面作出了修改:一是完善了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二是调整了组织设置和职责;三是健全了纪检工作机制;四是从政治理论教育、党史教育层面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五是加强了对干部和人才的培养;六是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和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七是增加了第九章,即领导和保障[14]。要重点关注新增加的五条内容,重视将高校党组织工作原则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抓住组织建设的工作和主体责任,强化考核评价,按要求配齐专职人员。再次,要从可操作性上予以考量。理论联系实际是推动《条例》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各高校应当明确共性、把握个性,在已有的工作的基础上,对照新《条例》查漏补缺,并尽快付诸行动。特别是《条例》明确要求落实的内容,如按照比例在编制内配齐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调整党组织每届任期,根据需要设立纪委和纪检委员等。

(三)高校三级党组织分类创新提升组织建设能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党的其他基层组织相同,均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提高党建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找准着力点成为现实问题。质性分析结果为高校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发现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提供了选择空间。整体来看,100所高校中三级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形式较为类似,部分活动出现频率较高。例如,高校党委更多选择以会议、宣讲的形式开展活动;而院系党组织则偏向于集中学习和制度建设;基层党支部开展活动最多,形式也较为丰富,但在组织和引导力上显得不足。基于此,建议适当减少高频率的活动,均衡设置内容全面的党建活动。例如,高校党组织可创新性开展“带队伍”的活动,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年轻干部、女干部的活动。院系党组织可选择对院系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学生社团等开展创新性引导;指导推动师生党支部工作以及配齐配强专职组织员等。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其他组织建设工作的同时,要提升支部建设带动单位团组织、工会组织建设的能力,带动师生投入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党籍管理、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同时,建议各高校加强亮点工作的有效宣传。研究发现,100所高校作为教育部择优选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单位,理论上应当在组织建设的内容和成绩上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但是部分高校在组织建设的信息公布上明显不足,个别高校甚至较长时间未有更新。建议高校组织专门力量总结党组织建设的特点、亮点,创建党建品牌并重视对外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 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10).

[2] 颜欣.党建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及其路径[J].决策与信息,2021,(9).

[3] 庞远福.民主革命时期高校基层组织工作制度的探索(1921—1949)[J].决策与信息,2021,(7).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2).

[5] 王建国,蓝晓霞,王虹英,王德瑜.新中国60年高校党建历程和经验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6] 汪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7] 黄钢威.论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8] 马乙玉.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

[9] 吴非,董实忠.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与未来趋势[J].决策与信息,2021,(6).

[10] 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 方法、实践与软件应用指南[M].朱志勇,范晓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11] 王后雄,杨季冬.国际教育考试质量与公平标准的特点与趋势——基于NVivo 11.0的编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20,(3).

[12] 《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务干部读本》编写组. 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务干部读本[M].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

[13]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021修订)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21-04-22.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22/content_5601428.htm.

[14]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答记者问[J].党建研究,2021,(5).

原文引用:曹金容,崔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2022,(03):69-78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

来源:《决策与信息》2022年第03期

作者:曹金容(1991-),女,四川绵阳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崔巍(1971-),男,江西南昌人,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法、纪检监察研究。

责编:甘小梅,胡梁、编辑:邓汝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7日 下午4:18
下一篇 2024年6月27日 下午4: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