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漾滨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和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本质在于引进、吸收和转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湖南工商大学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中外融合、三维导师、四新协同”的人才培养平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实践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跨学科专业、跨理论实践、跨学院学校、跨国家地区”的“四跨”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四跨”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党建与中外合作办学同步谋划、同步设置、同步开展,建立健全中方导师、外方导师和社会导师“三维一体”导师制,以协同培养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新时代国际化卓越人才为目标,整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学科专业藩篱、弥合理论实践间隙、汇聚校内校外资源、实现国内国外畅通,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形成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
1、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汇流融通
实现“新商科 新工科 新文科”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国际化卓越人才跨界培养的“多轨并进”,构建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育人体系,尽最大可能激活学生成长成才的潜能,筑牢全方位育人“聚力平台”,使“德才兼备”成为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的主流理念、主体模式、主营机制。
2、跨理论实践:虚实相济,实践创新
充分发挥国内外教育资源的优质性和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基础、不同视野学生的差异性,实施“传帮带”合作体系与社会导师优配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有效创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计划开展专项实践活动,如学生深入学校扶贫点支教、“三下乡”活动和寒暑期社会调查与专业认知实践等。
3、跨学院学校:内外合力,协同共建
融合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师资,开设前沿交叉融合课程,实现校内不同学院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利用“国内 国外”合作机制,对国外高校优质资源包括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评方法加以消化、吸收、融合、创新;坚持中外双方共同设计、融合创新、反哺中方母体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质量监控及绩效评价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
4、跨国家地区:出入并举,走向国际
教师、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学业评价等跨国家地区有机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不断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推进点-线-面-体的渐进式培养,通过知识点的切入,能力线的串联,素质面的构建,最终培养“至诚至信、为实为新”的复合体。.
二、凝练中外合作办学“四跨”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特色
以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为基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按质按量引进外方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管理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学业评价模式、课程、教材和师资等,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需的国际化卓越人才。
1、党建引领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中共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下设国际商学院分党委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成立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合作办学协议条款、资源引进、培养方案、人事安排、教学改革、财务预算、学生教育管理等,认真把好政治关。严禁外教“非法入境、非法兼职、非法传教”。中共党员教师人数占教师数65%,70%的项目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校党校学习,毕业生中共党员数占毕业生数达20%。
2、中外融合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运行
遵循中外合作双方意愿及我国法规条例规定,签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书及其落实细则,约定双方各自责任、权利、义务、利益等,以此规范合作办学行为。厘清办学误区,不把中外合作办学当成是外方留学生的生源基地而不引进外方优质教育资源,不把中外合作办学当成是低分考生缴纳高学费获取学历学位的捷径而忽视办学质量,不能把中方主导权理解为外方无须承担责任而忽视协议条款的兑现。中外双方共同制订合作办学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中方承担三分之二的教育教学任务,其余三分之一由外方承担;外方按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向中方派送授课教师,输出教材、学业评价体系等教育资源。
3、三维导师强化中外合作办学效率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立体育人模式,发挥各类育人元素的育人作用,是提升育人效率的优质选择。实施“三维一体导师制”,学生在不同学期有不同类型的导师引领,家校融合、校企融合、师师融合、师生融合、朋辈融合,搭建师生同频共振平台,促成强劲的育人合力,既实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成才内在驱动,又实现“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的外在育人效果。
4、四新协同彰显中外合作办学优势
通过“四新协同”,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入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强调教学与人与自然与社会息息相通,增强课堂教学的凝聚力与辐射力。新技术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底座,决定着学生成长的高度与宽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在要求,影响学生成长的知识技能素养。“四新协同”有效消除中外教育资源在融合过程中的冲突与偏离,确保外方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三、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四跨”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工商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已有二十余年历史,至今共有3个本科项目,在校本科学生1200人,已培养毕业生4500余人。学生国内外读研率51%,初次就业率98%,高质量就业率60%;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学生立项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5项,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篇。
湖南工商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能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解决了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四大难题:①解决了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主权”问题。在审批许可、资源择优、日常运行、办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维护国家教育主权,担当办学主人,充分掌握办学主动权。②解决了中外教育资源有效融合问题。通过中外融合与三维导师构建“学生成长导航体系”,“学生成长四纵四横质量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有序运行。③着力探索解决了人才培养难点。四新协同的目标导向激发学生求学热情,强化中外教师合力育人机制。④激发活力打造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高地。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融入路径,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在学生不出国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需国际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