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文博热背后更需要冷思考,代表委员热议“博物馆建设”

代表委员话“文脉”⑧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最新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现在的5136家,2018年年参观人数超过10亿人次。

全国两会期间,文博领域的代表委员们认为,“文博热”现象背后更需要多些冷思考,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应建设相对安静、舒适的观展环境,让每一位观众进来以后,能够静下心来欣赏文物,能深入地思考文物内在的精神价值,使思想上、情感上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文化的认同,成了行业发展一大挑战。

两会声音丨文博热背后更需要冷思考,代表委员热议“博物馆建设”

“望郡吉安”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280件文物人们讲述着“吉安往事”(李政葳/摄)

■智慧博物馆建设打造不落幕的展览

王春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2018年初,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智慧国博”项目,旨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充分开发利用藏品信息数据丰富藏品呈现形式,满足公众参观欣赏的需求;完成对老旧设备的更替,通过云端设备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等。最终目标是到2021年初步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安防协同化的“智慧国博”建设运营服务体系。

现在,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形态丰富多样,藏品数量动辄达到数百万件。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就超过140万件。这就要求藏品管理必须从传统的手工登编向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并进行数据储备。

另外,临时展览时间总是有限,观众希望看到永不落幕的展览。建设虚拟展厅可以让观众欣赏更多更好的展览。比如,全球巡展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运用动态地图受到了公众好评;在文物修复方面,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时代,专业化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智慧博物馆建设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素养提出很高要求。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

推进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平等发展

王勇超(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

在目前我国5136家博物馆中,非国有博物馆约有1400家,行业博物馆超过800家。快速发展起来的众多非国有博物馆,已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为实现非国有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平等发展,建议一是尽快出台与税费相关的纲领性政策。非国有博物馆多属公益性特质,应与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享受国家文化、税务、土地、金融等政策带来的优惠,尤其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减免政策。

二是实行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这是实现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被“公平对待”的重要举措。建议国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具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公益性突出的非国有博物馆,尝试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并将其逐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名单。

三是支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国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有针对性地把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其中,在规划制定、项目布局、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统筹考虑,提供发展机会,确保博物馆的公益性更好地发挥。

两会声音丨文博热背后更需要冷思考,代表委员热议“博物馆建设”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展览吸引大批观众(李政葳/摄)

■探索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低碳发展”

安来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

公共文化场馆是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其本身也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同时,作为一类数量多、规模大的公用建筑,也是建筑节能减排的主体。探索低碳发展道路,公共文化场馆责任重大。

公共文化场馆节能潜力巨大。初步调查发现,我国公共文化场馆的能耗现状并不合理,产生高能耗的原因除了正常运转所需,更来自于各类“软”“硬”问题。如建筑节能设计不到位,建筑自动化与节能运行水平不高,设备(空调、照明等)没有选用节能产品或没有开展节能改造等技术层面问题等。

建议研制公共文化场馆建筑节能专门标准,开展产品能耗评测、形成绿色优选公共文化服务专用装备名录,依托行业协会构建第三方能耗评估机制。选取不同地区条件成熟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实施公共文化场馆节能降耗示范项目,在实践中探索满足公共文化场馆功能特性需求的能耗评估、节能改造技术路线,积累成功典型案例。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场馆节能评价、考核体系,探索构建场馆节能降耗成效与财政资金拨付挂钩的反馈督促机制、奖罚机制。

■建议制定高校博物馆建设规划

贺云翱(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博物馆事业占有重要位置,高质量的高校博物馆也是世界许多大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2000多所大学中有高校博物馆400余所,它们规模不一,但大多数属于中小型馆。

据调查,我国高校博物馆普遍起步较晚,发展能力弱。它隶属教育系统,但一直缺乏有效行政指导和必需的支持,还显著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高校在博物馆建设方面还是空白;已经建立的高校博物馆缺少顶层行政管理系统的对口指导和支持等。

为促进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议教育部重视高校博物馆建设事业,如同指导、支持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等事业一样,明确高校博物馆建设、管理、指导的职能职权部门;希望文化旅游部及国家文物局将高校博物馆纳入支持、指导及专业规范管理的重要工作对象。

希望教育部会同国家文化、文物等部门吸取国际上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国内一些高校博物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规划,鼓励高校立足于本校优势学科而建设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专题性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下午3: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