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1879-2100,跨越3个世纪,还在继续的科研项目
说起一个科研项目持续的时间,大部分人想到的会是3-5年,正好是一个硕士或者博士的科研周期。如果说一个实验要持续200多年,相信很多教授和学生都会拒绝,因为实验还没做完,人先没了,更别想发表论文拿学位了。
秘密行动:挖掘
2021年4月15日的密歇根州还有丝丝寒意,凌晨的时候飘起了雨夹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在凌晨的4点钟,小心的拿着一张老旧的地图,扛上铁铲,在校园里摸黑找寻地图上的位置,然后开始仔细地挖掘,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毕竟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21年。
很快,有人的铁铲碰到了一个大块的物体,大家都很兴奋,仔细一看原来只是一块埋在那里的岩石。往旁边再挖一点,他们的目标终于出现了,大家小心地把周边的土扒开,将这个埋藏了142年的瓶子从土里拔出来。
在这个一品脱(大约568ml)大小的瓶子里,盛着1879年,也就是142年前被放进去的21种植物的种子,每种种子有50颗,跟泥土混合在一起。下一步,科学家会把这些种子放在合适的温湿度环境下,看看它们是否还能发芽生长并产生新的种子。
大胆的科研项目
1879年,不知道是自己的突发奇想,还是农民不经意的一个问题的启发,威廉詹姆斯比尔博士(William James Beal)想要看看植物种子在经过多年的休眠后是否还能保持活性发芽并生长。这位比尔博士是和达尔文同一时代的植物学家,也是杂交玉米的开创者!
所以他大胆地设计了一个计划持续时间为100年的科研项目:将20个装有21种常见的植物种子(各50颗)的瓶子埋在地下让种子休眠,每隔五年挖出一个瓶子测试一下瓶子中种子的活性。为了尽量确保实验成功,瓶口都用软木塞塞住,瓶口斜向下插入土中避免雨水积在瓶口;瓶子中的土也是根据种子实际的种植深度挖来后立即与种子混合并装入瓶子的。
最开始的40年,比尔博士都是根据计划每5年挖出一个瓶子并研究其中种子的活性,相应的成果还会发表一些论文。
后来,这个实验传承给了达林顿博士(H. T. Darlington), 达林顿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在1920年把5年的周期改成了10年,达林顿博士的继任者又在1990年将10年的周期改成了20年,所以第15个瓶子直到2000年才被挖出。
被新冠疫情耽误的 No. 16
按照计划,实验中的第16个瓶子会在2020年被挖出,然而那个时候疫情刚开始肆虐美国,种种原因给挖掘瓶子,尤其是后续需要进行的实验带来困难,所以 No. 16 直到2021年才被挖出,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虽然迟到了一年,但是No. 16瓶子中有一个种子刚被转移到培养托盘就恢复活力要发芽了,这让继承这个科研项目的科学家们兴奋不已。究竟后面还有多少这样有活性种子就让我们期待他们的研究成果吧。
最长寿种子排行榜
由于第16个瓶子刚刚被挖掘出,相关的实验数据还没有公布。根据2000年挖出的第15个瓶子的实验数据,毛瓣毛蕊花(Verbascum blattaria)力压群植,以成功长成23株的压倒性优势获得第一,它的样子是这样的:
是科研项目,更是科学精神的传承
就像142年前比尔博士仔细地将种子混合放入瓶子一样,一代代的继承者也严谨细心地认真对待这个实验。
他们在凌晨摸黑将瓶子挖出,这样可以避免阳光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从地下挖出来的种子被立即放到培养托盘中进行实验;继承者为了防止某一个人出现意外而中断实验,把一个继承者变成3个人组成的继承小组……
当年计划的100年实验变成了221年,未来可能更长,当年它的想法充满了科学家的大胆和浪漫情怀,后继者把这种激情传承和发扬光大,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这个项目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科研本身。
也许好奇的你会问:剩下的瓶子埋在哪里?据说实验的继承者手里有一张详细的地图,其上标注了瓶子的位置信息。其实比尔博士早就在他1903年发表的论文中详细的告诉我们了:
打字,累积起来,预计每天可以节省 200 多年的打字时间。是的,每天!
"These bottles were buried on a sandy knoll in a row running east and west, and placed fifteen paces northwest from the west end of the big stone set up by the class of I873. A bowlder stone barely even with the surface soil was set at each end of the row of bottles, which were buried about twenty inches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
有机会的话,你会去找找看吗?
技术文章更新不易,点个赞,再划走!点关注,不迷路。
推荐阅读
• 国外跟踪研究“新冠”后遗症2年:大部分人的主要后遗症没消失
欢迎关注我的号“最X科技”,原创技术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