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如何引领教师做教科研(教研员如何引领教师做教科研工作)

2019年底,我们听了一场“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申报”的主题培训,培训内容让与会者感觉到,科研对于一线教师要求太高了、太难了。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不得不反思,这会不会让大家对教科研心怀恐惧呢?对一线教师如何进行教科研的培训、规范、管理?如何引领教师做教科研?

多渠道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认知。为解决教师对科研是什么、怎么做的困惑和问题,让教师了解科研的一般程序、方法、手段和内容,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认知,本着线上与线下、区域与学校、培训与自学三结合的原则,我们多渠道开展教育科研相关内容的培训和学习。我们有线下的区域集中培训,聘请各级科研专家就科研的基本规范、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成果提炼、结题报告撰写等科研相关内容,对全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各校在科研过程中对科研团队的教师也进行科研方法、规范等相关内容培训。我们还有线上的科研文案模板、科研管理规范的学习,我们给教师提供科研申报、检测、结题等文案模板,并对模板内相关内容的填写作出具体说明,帮助教师理解和运用。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培训与学习,提升区域内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知,消除教师对科研的畏惧心理。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培养教师科研情感态度。科研不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做的工作,许多教师不愿做科研,其中一个原因是科研作为晋升职称的筹码被功利化了,做科研的教师没能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成长,只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补资料的痛苦与无奈。为了改变现状,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首先我们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让教师看到一个又一个通过科研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看到一所又一所正在通过科研发展的学校,让教师感受到科研的价值意义。其次,加强与学校科研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领导小组的对话,引领课题领导小组端正科研态度、明确科研目的,要求教师做到的课题领导小组先做到。最后,通过多种渠道增进与一线教师的交流探讨,引导教师去思考科研与日常工作能不能结合,科研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科研有没有改善我们的工作方式,科研有没有促进自己的成长与改变,等等。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力求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促进教师对科研真正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科研与日常工作是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研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晋升职称,更是为了改善自己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生活现状。教师能从内心认同科研,产生做科研的热情,形成正向的科研态度,我们把这些定义为教师科研情感态度,它们直接影响教师做科研的内生动力。

实施“沉浸式引领”,有效提升教师科研实践能力。做科研仅有热情和态度是不够的,当我们激发了教师对科研的热情,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科研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观察力、反思力、行动力、研究力、判断力、学习力。这些能力是需要在真实的科研过程中不断去培养和提升的,我们暂时把它们定义为教师科研实践能力。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实践—提升—再实践—再提升”、不断修炼的过程,偶尔一次的指导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需要,特别是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科研的教师。为了帮助薄弱学校的教师,我们进行了“沉浸式引领”的实践,教研员以课题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课题组的研究全过程中,这不仅仅是“下水”,而是完全浸在“水”中,教研员和整个课题组的教师一起进行课题的设计、申报、开题、研究……在科研过程中及时为教师提供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给予教师真实有效的帮助、支持和引领。在“沉浸式科研引领”模式中,我们关注对教师做科研的“引”和“扶”。“引”有引领、启发的意味,“扶”有帮助、支持的意味。只有“引”没有“扶”不能解决教师科研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只有“扶”没有“引”又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所以“引”和“扶”要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引扶”有度,通过“引”和“扶”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高山仰止”可能会使人“景行行止”,但也有可能会使人望而却步。这不是“高山”有错,而是我们忘记了给人们指明一条通往“高山”的路,而这条路必须是从每一个人的脚下开始。科研很难,但我们可以陪着教师一起走,引领教师从研究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问题开始,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向科研的“高山”攀登。

(作者系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2020年02月19日第14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7日 下午1:44
下一篇 2024年4月8日 上午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