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
男子王健权在京注册公司后,雇用多名亲戚,冒用多家期刊出版单位的名义出版杂志,以帮助发表论文为名,收取作者版面费高达1200余万元。日前,王健权等9人被顺义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至2年2个月不等。
9名被告人中3男6女,多为“90后”,年龄最大的不过1988年出生,最小的1995年出生。记者了解到,这9人均来自陕西平利县,彼此间沾亲带故,有夫妻俩,有堂亲,也有的是表亲。尽管都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他们却成立“采编部”,自称编辑对外征集稿件,以帮作者刊登论文为由收取版面费,然后再将冒名出版的杂志寄给作者。
据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健权于2012年、2013年注册成立了北京圣麟阁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刊博天下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王健权先后雇用了被告人张欣鑫、张敏等人,并在顺义区马坡花园一区某室,在未取得出版许可证的情况下,冒用涉案期刊出版单位的名义,许诺为作者刊登文章并收取版面费,后擅自使用涉案期刊刊号,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科技研究》、《电源技术应用》、《中国文房四宝》等8种期刊,并将交纳版面费作者的文章刊登在上述期刊中,经查2014年1月至10月期间,王健权等人共收取版面费达人民币1200余万元。
庭审中,23岁的王健权称:“因为拿到了杂志社授权,我一直认为自己做的是合法的,身边也有很多人做这行。”其称,他与多家正规杂志社达成书面或口头协议拿到授权,其中,向一家杂志社交了40多万的“管理费”并拿到收据。
“我们在QQ群里发布广告。”王健权称,公司以一篇180元至350元不等的价格来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每次印制200本左右。这些杂志不在市面上发行,印制出刊后只快递给相关作者。
法院认为,王健权等人未经许可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已构成非法经营罪。判处主犯王健权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400万元,其余8名从犯获有期徒刑2年3个月至2年2个月不等,并处罚金30万元至6万元不等。
指挥棒!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论文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以来,论文日益成为评判科研机构、高校乃至医院的最为重要的标尺,甚至到了“唯论文论英雄”的程度。尽管近些年来科教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大声疾呼,但“论文指挥棒”依然大行其道。
在高校、科研机构,晋升职称对论文的要求更高。比如,在副高晋升正高时,绝大部分高校都对论文数量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一般要求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以上SCI论文)。比如,浙江大学某学院要求30篇左右SCI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某学院要求20篇左右SCI论文,山东大学某学院要求至少6篇二区以上SCI论文(其中至少一篇为一区SCI文章)。
多位受访者表示,现在论文导向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除了单位内部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津贴奖金,国家相关部门的项目申报和结题、奖励评审、人才评价、院士评选、学科评估,以及五花八门的单位排序中,论文都成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产业链!
在论文“一刀切”的评价标准下,一些人会琢磨如何更快捷地发表论文,甚至出现论文造假和学术不端等现象。比如在一些基层单位,哪怕不是直接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如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等),为了满足所要求的论文指标而获得职称晋升,不惜花钱买论文、请人代写论文等,由此也催生了一个新产业“论文代发(代写和发表)”。
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一家名为“快速发表网”的中介网站,打电话过去表示想发医学类论文,对方迅速罗列出一张期刊名单,并标明发表价格。比如,某国家级期刊1800元2500字符;某省级期刊1200元2000字符。
除了明目张胆地“明码标价”外,几乎所有承诺发表论文的网站都同时承揽论文代写业务,并强调“有专业写手进行撰写,代写是需要先付代写费几百元,顾客把写作要求和意向告诉网站,支付过写作费后,写手根据顾客要求草拟若干题目供挑选,之后再开始写作。写完后,如果顾客满意,则安排发表。接到用稿通知后,顾客支付剩余版面费,然后等待排版、发表,出刊后再给顾客邮寄一本杂志。”
记者发现,无一例外,这些网站的工作人员都会主动推荐哪个期刊最好,如果顾客着急发表,他们会推荐“可以优先选择哪个期刊”,并声称“已和期刊编辑沟通好了,确定能发”。他们还会根据顾客的个人需要,推荐对口的学术期刊。此外,还可以加急发表,只要加钱,就能加塞,根据需要尽快发出来。
这种“代写并发表”服务并不只是国内期刊。2015年,我国就曾有百余篇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轮番被撤。官方调查发现,背后是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的国际论文“一条龙服务”灰色产业链。
正风气!
有偿论文发表并不鲜见,但这起案件揭示出的疯狂乱象还是让人感到震惊。法院判决书显示,2014年1月至10月,王健权等人共收到版面费1200余万元,每篇论文的价格180元到350元不等。若以350元一篇计算,至少有3400人次代发论文。
他们的客户是谁?自然是有论文发表需求的学者或学生。据报道,9名被告多为“90后”,最小的是“95后”,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他们行骗成功,恐怕不是因为手段有多高明,而是因为有偿论文发表已形成了灰色产业链,收版面费发论文已成某种“行规”。个别正规学术期刊在尝到有偿论文发表的甜头后,确实存在通过缩短学术期刊出版周期、新加种种“增刊”等方式创收的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王健权声称,他们与多家正规杂志社达成了书面或者口头协议,拿到了授权,还向一家杂志社交了40多万元的“管理费”并拿到了收据。他们觉得拿到了杂志社授权,自己做的事情是合法的,而且身边也有很多人做这行。如果情况属实,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那么多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会上当受骗了。
实际上,论文发表乱象不止于此。早前有媒体报道,一个叫董鹏的公司职员在5年时间内,以物流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战略研究员的身份在一些行业报刊和学报学刊发表了800多篇论文,被称为“论文大神”。
改变“唯论文论”,需要建立起科学、多元的学术评价机制。有偿论文发表的需求降下来,“论文经济”自然会消失,学术领域才会风清气正。
要实干!
写论文,一直是反映自身学习工作科研的重要途径;但人才评价过度注重论文导向,就往往会形成轻实干、重文章的导向,甚至会导致一些职业道德素养不过关的人为了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而以各种非正常途径造论文、发论文。种种乱象,其根源都在于论文脱离了本来意义,论文导向背离了实干精神。
人才在用不在看,好的人才不在于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写的如何妙笔生花,而在于在自身专业范围内是否真正是行家里手。好的论文,也不在于如何绞尽脑汁的写、如何翻新花样的造,而在于真正写出新导向、反映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一旦论文背离了实干精神,为发表而写,为出名而写,为职称而写,浮躁情绪就会多起来,研究的冷板凳就很难坐得住。
考核评价毫无疑问是最有力的指挥棒,形成实干导向就会带动一批实干的人;形成论文导向就会导致人人千方百计发表。好的成果不可能人人都能研究的出来,高质量的论文也不会是信手拈来,正路不通走歪路,冒名顶替、造假抄袭、数据编造、花钱上稿等乱象也就纷至而来。如果一篇论文能否发表直接可以在社会评价和科研地位上“兑现”,甚至成为下半生衣食无忧的凭据,有人愿意铤而走险也就可以理解。
干的好不如写的好,写得好不如发表层次高,这种导向一旦形成,发论文趋之若鹜,论实干坐不住就几乎是必然。学习研究的目的还是在于运用,就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在长期与短期,而绝非纸面与实干。为发表而发表的论文,必然会流于空谈、脱离实际。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论文满天飞、专家到处是,有效成果却不多的问题。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精神的回归。选人用人的标准必须紧紧聚焦“才”这个核心,才能确保方向不偏、焦距不散。只有立足实践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才真正的有价值;只有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回归选才本质要求的评价体系,才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网综合,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红网、《北京晚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