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期《高水平科研训练营》:对照设计中如何对比数据?
对照设计当中如何对比数据?我是分别CT和MR,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敏感性特异性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还是实验组的两个技术的比较,对照组的两个技术的比较,还是实验组的技术的技术,跟对照组的同一个技术比较,还是实验组的MR和对照组的MR比较。
接下来就给他分析一下,看一下他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其实很简单,为了更好的理解,我这样模拟了一个数据表。
假设通过前瞻性的研究得到数据表,也就是不同的诊断方法。在实验组对照组里面,分别得到了敏感性指标和特异性指标,我用字母来表示,比如这个是S2,这个是S2。有了具体数据之后该怎么比较?
·第一,都是实验组或对照组)首先介绍一下基本比较策略方法在相同。实验目的是说想证明采用的CT新技术,它是可以有效的诊断疾病的。就像传统的MR技术一样,所以自然的就要去比较新技术跟传统技术。
在实验组或者是在对照组当中的表现,比如说CT与MR技术在实验组当中的敏感性。如果说发现CT技术在实验组中的敏感性要低于MR技术在实验组当中的敏感性,说明技术可能在检测阳性疾病上面,是不如MR技术的。
·第二,在对照组当中也要去对比一下。对照组当中,因为它是健康的疾病,健康的人阳性病例是没有,总不能说得出有,这样技术肯定不可靠,所以也要做一下对比确保对照组里面是合理的一个结果。
所以这背后的规定就是要去对比两个技术的时候,要保持对比的人群要一致。比如都是实验组去对比两个技术,都是对照组去对比两个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的表现差异。只有在控制人群变量的情况下才能得出关于诊断方法效能差异的可靠结论。
两个技术在实验组或者是对照组,只能是其中一种一个组,也就是人群要保持一致只是对比技术,这就是基本比较,但是基本比较还不够。还要再进行一个叫交叉比较地评估。交叉比较什么意思?就是比较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就是由于人群的不同,看技术是否有差异。
比如比较CT技术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敏感性的差别。那前面不是对比过CT技术跟MR技术在同一组里面的差别。当然发现可能更好或者说差不多。现在只聚焦一个技术在变换人群的情况下先对比一下。根据敏感性的CT技术肯定是有区别的。
如果发现对比出来没啥区别,说明技术不可靠,人群不同而且人群的性质就决定了肯定是不同的,结果策划又是相同的肯定是不合理。所以就是这种可靠性的评估总结一下稳定性。
如果是控制干预措施不变,比如就是CT技术而变化实验组,对照组也就是人群。这样做可以准确评估技术在不同人群当中的表现差异。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由于人群的差异,对诊断效能有影响的可考结论。
设想一下有这么一种场景:一个技术在病人上和在非病人上都确诊都是有疾病,肯定不正常。但我是病人,诊断出有疾病那正常,是敏感性厉害但是不是病,还诊断为为有疾病但这不是误差,叫特异性比较低。这样技术肯定是有问题不可靠,即便跟传统技术比起来要比较好,但是通过交叉对比,通不过,不可靠。那肯定也不行。
总结一下,在科学研究上,你要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通常只能改变一个变量,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这样才能得出可靠准确的结论。这种设计方法,我们叫控制变量原则法。也就是说,你要么控制你的干预措施是一种变化人群(两组人群),要么就是控制的人群是一种,而变化你的干预措施ab两种措施,然后进行这个对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