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青的蜂
18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达到30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是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直观体现。
回望201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刚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如今就已突破3万亿元,特别是最近7年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足以说明我国研发经费快速增长的态势。
而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水平上已经位列世界第13位,介于欧盟(2.2%)和OECD国家(2.7%)平均水平之间,充分体现了我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效。
具体看公报,可以找出几个亮点:
一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水平明显提升,增速比R&D经费快1.3个百分点,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
二是企业研发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企业对R&D经费增长的贡献达到84.0%,比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是拉动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而一些中西部省份研发投入跻身“千亿省份”行列。
这些亮点固然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但是从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上看,基础研究依旧是研发活动的短板。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它所代表的原始创新能长久传导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但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R&D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结构比例相对失衡,对试验发展的投入比例常年保持在70%以上,2022年更是在82%以上。
体现在结果上,就是模式化的创新比较常见,但以复杂的、底层支撑性技术和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创新相对匮乏。
进一步来看,科技创新也存在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比如,我国越来越重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但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企业投入则在低位徘徊,同时,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存在产学研脱节、成果转化夹生等现象;
此外,企业虽然是经费投入主体,但其转化项目大多属于“短平快”项目,较少组织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系统性、协同化、集成性攻关,应对“卡脖子”问题乏力。
作为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全社会的支持下,研发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和有效使用,将持续激发出创新活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研发投入在规模、结构和效能等方面仍有明显不足。
针对这一点,尤其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聚焦对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投入,着力提高资金利用效能。
【作者】 王庆峰
南方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