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与往年相比,囿于疫情等原因,今年的上海两会时间很短。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0日开幕,预计23日闭幕。
时间短,没冲淡代表们的履职热情。截至1月21日下午1点30分,代表们共向大会提交了57件议案;截至1月22日12时,共提交了929件建议,涉及上海落实改革开放重大任务、强化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方面面。
紧锣密鼓的议程里,大会还抽出晚上时间举办了6场专题审议会,聚焦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等题目,让人大代表和市级领导干部面对面,共同研究城市发展的未来。
6场审议会,几乎每场都一座难求,代表积极“抢话筒”,指出城市发展的短板、问题,献计献策。
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人才有持久吸引力
夜晚的专题审议会上,代表们济济一堂。巨云鹏摄
“一定要解决职业教育优质生源的问题!”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专题审议会现场,当着市领导的面,第一个发言的是上海诚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马瑜代表,“建议招考录取升学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开放,学生自主报名,至少在形式上让两者平等,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家庭。”职业教育出口也很重要,“建议上海率先改革,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招录员工时,破除唯名校、唯学历导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上海要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这对集聚人才非常重要”,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唐曙建代表说,谈人才主要是指科技,但除此之外,还有管理、法律、服务等方面;不能只关注尖端人才,还要重视人才链。
“比如一个医院,除了开刀的主任医师,还要有麻醉师、护士、实习医生”,他说,如果只是掐尖,人才体系就不完整,也会影响事业的发展,要创造好环境,培养完整的人才链。
关注职业教育的,还有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代表,“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比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相比,差距明显。”
他介绍,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需求旺盛,热门专业学生提前一年就预定一空,但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现象依然普遍,“充分利用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契机,营造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强支撑,促进全社会崇尚劳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风尚。”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
“各地提供给人才的待遇和条件相差不大,上海通常不是‘出价’最高的地方”,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于广辉代表认为,更持久的制度环境,对人才最重要,“今天引进的人才,明天就是既有的人才,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才是人才高地建设的根本,上海应该作出更大努力,这是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优势。”
无废城市建设要“算细账”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上海模式’已经复制到了全国。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为什么没有率先提出全域创建‘无废城市’建设?”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专题审议会上,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丽萍代表的提问犀利。
垃圾焚烧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达成“双碳目标”背离;量大面广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处理,如何考虑;按照全社会周期成本分析,该做哪些持续开发工作……代表们直言不讳,抛出一连串“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现场回应:自2018年以来,上海正在向“无废城市”迈进。宝山、奉贤和临港已在探索经验;浦东作为引领区,也在大力推进,尝试把“无废城市”建设从临港试点扩展到浦东新区全域;静安、闵行等区均积极申报中……条件成熟后,上海将全域推出试点。
代表们的质疑,无疑是城市发展“自我加压”——2021年,上海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排名全国第一。
“‘无废城市’理念,与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教授黄晨代表说,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要在生产、收集、转移、利用、处置每个环节,精准施策,引领社会在每个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资源化、无害化。
尽可能,意味着“算细账”。
上海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代表曾尝试把用完的油瓶洗净,做到可回收等级,“我用了20分钟,花了5盆水,这样算就很不合理。”
施政说,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概念,不能只管了固废就不节约用水,“如果这笔账算下来不值得,那硬发展就没道理了。只有算清楚明白账,才能够帮助政府科学决策。”
“上海市一般工业固废2019年较2018年增长率约为7%;从三年连续增幅看,建筑垃圾10%以上,生活垃圾5%以上。” 全国城镇环境卫生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赵爱华代表说,固废产量增幅居高不下,是上海及其他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
黄晨说,源头分类对后续的处置利用率提高有重要意义,要将垃圾量、处置量、回收量等信息尽可能向市民公开,提高建设“无废城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对照2021版‘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上海还需要站在更高、更系统的层面谋划和推进。”赵爱华说,加快推进无废管理数字化,构建“无废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机制创新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谁产生谁付费,从现在的软引导向硬约束转变。
法治城市,把“破坏者”变成“守护者”
法治主题专题审议会。唐小丽摄
“细微之处最见深情,大到城市交通、电网运行,小到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电动自行车停放,都离不开安全。”在“贯彻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专题审议会上,作为基层代表,杨浦区殷行街道开鲁新村片党委书记范伟华说。
殷行街道老龄化程度高,老旧小区有不少独居老人,“适老化改造给他们带来福音,但关键还是在细”,范伟华细数,评估老人居家危险因素,仅洗澡一项,就要配把手、马桶扶手、洗澡椅子,“改善淋浴条件,就有效提高老年人自理能力,改善了养老环境。”
上海普世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向农代表说的则是风险,“发现风险的最佳时间无疑是在风险形成的初期阶段,怎么预知风险?是不是可以从司法机关案件里梳理?”
他建议,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各司法机关之间及时共享经济社会领域风险信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判分析风险点,“充分发挥各级法院案管大数据平台预警作用,定期将相关行业或某企业涉诉众多信息推送给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他司法部门,以便政府为后续风险化解提供支撑。”
执法、司法机关被比喻为社会的“温度计”,是城市法治水平提升的“大数据池”,在一个个案件中,可以总结更有力、有效的治理方式。
“快递和外卖引发的案件不少”,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厉明代表说,《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时间不短,但查处的违章数量居高不下,“快递外卖都是职务行为,有些违章是个人素质问题,有些是道路先天缺陷,要分开看,给这些非机动车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和通达性。”
崇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奚山青讲述了受理的一起8人非法打鸟案件。
“如果把8个人全部批捕,建议法院判实刑,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将其中6名嫌疑人依法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附带公益诉讼承担民事责任”,她说,这个创新不意味着能够逃避惩罚,6名嫌疑人释放后,要进行货币赔偿加上劳务代偿,每人支付三到五万生态修复赔偿金,半年里要到所在乡镇公益劳动,铲除河道淤泥清理,把抓鸟的网拆除,还要根据乡镇安排,拿自己的例子跟百姓以身说法,不能打鸟。
“效果远好过于把他们关在大墙之内,把他们从生态破坏者转化变成生态守护者。要深入落实少捕慎捕,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奚山青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