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水稻陆续进入忙碌季,一片片绿油油的育秧田中叶片摇曳。
水稻是否越绿越好呢?现实生产中,某些不适宜的田间管理,导致水稻叶片“贪青”,延迟灌浆结实,严重限制高产潜力的发挥,被称为“滞绿”。如何科学调控滞绿性状促进水稻高产,成为研究的焦点。
研究人员进行调控滞绿性状的产量对比试验 供图/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农学院本科生臧宇光组建的学生团队在科创导师、该院教授顾骏飞的指导下,历时三年,成功探明了改善水稻滞绿性状提高产量的生理机制,同时改良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有效提升了水份管理的精确性,并于《中国农业科学(英文)》(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期刊发表了4篇研究论文。该研究为水稻产量和品质提升提供了研究基础,在大规模生产中达到节水、增产、绿色的效果,为水稻优质高产保驾护航。
水稻生长并非越绿越好
在水稻的生产种植过程中,人们常用叶片颜色来诊断植株生长情况。叶色深绿表明植株营养生长旺盛,浅绿(俗称黄)则表明营养生长不够。
生产中,农民往往会采用增施氮肥投入等方法让绿叶保持,从而促进生长、实现高产,然而这样的田间管理反而“弄巧成拙”,造成了叶片贪青,出现滞绿性状。
有研究表明,滞绿会使水稻在开花后仍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增强籽粒灌浆的物质来源,但会严重阻碍水稻的光合同化物转运,这也是导致包括超级稻在内的高产品种籽粒灌浆不良、高产潜力无法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追求高产,大部分农户往往选择增密增肥,这反而导致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在生育中后期出现滞绿性状,不仅达不到高产目的,严重地甚至出现倒伏。
如何在生产上进行科学调控,防止水稻出现滞绿现象呢?该师生团队从栽培生理、遗传分子等多个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破解水稻滞绿“密码”
初期,该团队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研究思路。
对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开展过表达与抑制表达调控,喷施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等激素调控,利用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进行水分管理……经过一系列试验比对,最后证实了通过轻干湿交替灌溉进行水分管理可有效调控滞绿性状,促进水稻增产效果的最好。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为了将最新科技成果送到农户手中,团队师生带着项目下基层、跑企业,指导农户开展新式灌溉技术,累计走遍江苏省20多个县市的农村一线。
徐州市新沂其学谷物家庭农场主王旻学表示,自2021年起,他在团队师生的指导下改良了水稻灌溉技术。他所承包的600亩稻田不仅节水效果十分显著,还有效促进了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两年总收益增加了近20万元。
截至目前,该技术在江苏省推广面积已达到20万亩,累计增产近900万公斤,节水超3600万吨,节约氮肥超36万公斤,农户节本增收效益达到4865.3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对团队师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推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团队的研究揭示了水稻滞绿性状对籽粒灌浆的影响及调控机理,不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开发基于叶色相对值的氮肥施用技术,根据田间叶色调整施肥量,结合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追寻最佳水肥管理方式,对水稻滞绿性状精准调控实现产量提升,为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再立新功。”顾骏飞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