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陈果George ,作者GEORGE陈果
来源:陈果George
导读:前段时间,一个民企负责运营管理的副总跟我说,他们公司过去几年请几家知名管理咨询公司,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做了十多个咨询项目,咨询成果“没有一个落了地”。
咨询项目的产出是企业某个业务和管理课题的问题诊断、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实施策略得以执行,取决于运营操作层的操作设计、人员能力以及认识统一。咨询产出落不了地的原因有二:
一是方案设计本身的问题;
虽然管理咨询行业长期以来被人诟病“只管出点子,不管执行”,但是顶尖咨询公司最近十几年以来一直将实施执行(implementation)作为客户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咨询”和“专家”是两种不同的技能,“咨询”的核心技能是创意、逻辑、展现和说服,而“专家”才是在某个行业领域或者专业领域(例如财务、HR、供应链、营销等)有具体的实操经验,咨询公司必须建立“咨询”和“专家”协作的团队,能力互补,否则,就会出现方案设计“不接地气”的问题。有些时候,某些咨询公司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迎合企业管理层的短期业绩指标要求或者转型储能,过度强调执行,尤其是在营销增长、降本增效等领域,高密度地采取一些短期效应的措施,强调速赢,可能造成形式主义的短暂繁荣,或者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伤害。
二是实施的问题;
管理者和业务人员对咨询提出的方案不愿做或不会做,“不愿做”是因为没有理解方案 ,或者从个人意愿上来说不接受方案,而“不会做”则是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缺乏工具。
我觉得“不会做”是中国企业的普遍现象,“管理咨询”是西方工业时代发展全盛期的产物,在西方社会,管理咨询服务更多致力于“形而上”的问题,因为西方工业社会形成了广大的职业经理人体系,管理职业化教育较为普及,在基础管理层面,例如财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全社会、跨企业、为 职业经理人所普遍接受并掌握的通行实践,这也是为何ERP、HCM、CRM等标准化的企业管理软件能够在欧美社会广泛应用的原因,在推行管理方案时,由于管理层具有共同语言和实践套路,操作层面的变革障碍相对较小。
而中国社会工业化时间短,社会的管理职业化体系非常薄弱,国企普遍存在长官意识、民企普遍存在老板意识,在基础管理层面缺乏公认的共同语言,这也表现在标准化的ERP、HCM、CRM软件(以及今天的SaaS)一直叫好不叫座,很少有企业用得好、用得满意。推行咨询方案时,很多企业不具备基本的、标准化的运营体系,例如管理会计、人力资源、产销协同、项目管理、市场和消费者研究等等,高大上的管理咨询产出和企业实际管理存在巨大落差。
因此,解决在中国“咨询方案落不了地”的根本方法是两条路径:
一是咨询和实施相结合,“咨询顾问”负责方案设计阶段的逻辑框架和概念呈现,推动企业老板以及管理层对大方向的共识 ,而“实施辅导专家”在实施阶段和企业管理者贴身工作,手把手地解决方案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并辅导管理者的能力提升。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贴近企业实践,定制化程度高,坊间津津乐道的华为转型,就是这种模式,华为IPD转型聘请的IBM顾问,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专业的咨询顾问,而是在IBM内部有实操经验的研发管理专家;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由于转型时间长,而咨询公司费用本身非常高,除了大企业、大投入外,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几百万、几个月交付的项目型咨询运作。
二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 水平,简单说,企业自身基础管理水平不够,钱也不够的话,我真不建议请高大上的咨询公司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只有靠教育,然而中国社会目前的管理学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大学的管理学学者大多追求学术而脱离实践,商学院MBA教育搞成了社交名利场,商业性管理培训是炒作名词、概念(阿米巴、学华为、OKR一类)脱离了基本原理。所以,全社会性的管理基础教育,中国咨询行业、管理软件(SaaS)行业要交付客户价值,需要有人来做的“难而正确的事情”。
转自公众号:ERP之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