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机制!前海已有约20个项目引入三维地籍的管理模式(深圳前海规划3d效果图 (第1页))

优化管理机制!前海已有约20个项目引入三维地籍的管理模式(深圳前海规划3d效果图 (第1页))

前海地下道路打造“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

优化管理机制!前海已有约20个项目引入三维地籍的管理模式(深圳前海规划3d效果图 (第1页))

建设中的前海交易广场项目。

原标题:优化管理机制 实现精细化管理

前海打造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见习记者 吴徐美 文/图)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管理局率先在全国创新探索土地立体化管理研究工作,联合深圳市数字工程研究中心和深圳大学郭仁忠院士团队在技术支持、理论研究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制定了三维地籍数据标准,建立了三维地籍管理平台系统,创新了立体复合开发空间的管理、供应模式,实现从二维土地供应向三维空间供应的维度提升,提高城市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据了解,目前前海已有约20个项目引入三维地籍的管理模式。前海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已纳入自贸区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周边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项目由地下枢纽和上盖物业两部分构成。项目体现‘站城一体化开发’和构建国际化CBD的规划设计理念。轨道、交通接驳设施、上盖物业与周边街坊进行一体、复合、多功能、高效集约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枢纽的触媒效应和集聚效应,构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国际化CBD新城区。

据了解,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整合了轨道交通、深港过境口岸及公交、出租、社会车辆、旅游巴士等交通接驳场站等多种功能,有效地节约集约利用了过境口岸、交通接驳场站等公共设施用地。

同时,通过利用听海大道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枢纽可在地下直接连接周边地块,实现了区域性的站城一体化。位于桂湾片区的听海大道地下空间项目,即是连接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建筑地下人行慢行系统,该项目下方是地铁线路和综合管廊,上方为市政道路,两侧连接的是枢纽和腾讯、交易广场、华润、卓越等周边8个地块,直接连通项目总用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实现区域性的站城一体化。通过立体公共交通与高端城市综合体的无缝连接,实现用地的高度复合集约利用。

“我们以三维地籍为核心,对地下空间分层设定立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即利用数字模型技术,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明确不同权利主体用地空间的范围,通过立体确权,理清地下空间边界关系。”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听海大道地下空间项目涉及多家建设主体,立体权属空间复杂,通过采用三维地籍技术,分层划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并运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有效解决了不同权属主体立体空间分层关系。

前海地下道路打造“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

多颜色渐变的搪瓷钢板隧道墙面、全线LED连续灯带、消火栓与泡沫水喷雾相结合的消防系统、全程智能化实施监测系统……日前,记者实地探访前海地下道路工程时看到,工程在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下稳步推进,目前进展顺利。

为了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前海规划了多维立体交通体系,让前海内可串联全城,外可与周边城区互通。作为前海地下交通系统的核心工程,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滨海大道地下道路工程顺利推进。其中,桂湾一路和临海大道地下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双向6-8车道;滨海大道前海段地下道路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主路为双向6车道加集散车道。地下道路是前海合作区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道路交通工程,将北边连通南坪快速路、东边连通滨海大道快速路,同时实现桂湾、前湾、妈湾地下道路的互联互通,为片区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通过地下道路交通体系还可以减少片区地面交通压力,释放地面空间,用于公共交通、人行交通和景观环境,在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时提升市民的出行品质。

前海地下道路工程主要包含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滨海大道地下道路,地下道路北连南坪快速路、东接滨海大道快速路、南通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据了解,该项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是国内少见的多点进出特长城市地下道路。

未来,通过地下道路多维立体交通体系的打造,将实现前海核心区域地下快速到达出发,全面提高出行效率和品质,对完善前海合作区内路网系统、分离快慢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重要交通枢纽。

同为“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的前海交易广场项目,为保障地铁安全以及前海交易广场(中区、北区)一体化开挖的合法性,项目方案设计已将其规划为一个整体,地下空间也因此具备了集约的特质。

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

国家先后发布多个文件,鼓励各地探索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立体分层式出让方式。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担负着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的使命。结合项目实践,前海管理局不断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了“一则规定、一套标准、一个系统、一批案例”系统性的三维地籍管理经验,具备复制推广的条件。

前海通过运用三维技术划定了一批立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房建类工程、线性市政工程以及交通设施等,其中综合管廊和排水深隧两个项目均为国内同类项目中首个采用三维地籍方式设定立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率先实现三维空间的地籍管理。

前海制订了《前海深港合作区三维产权体数据标准》,成为国内关于三维地籍的首个数据技术标准,率先实现了自动划定三维产权空间的技术应用,建立了三维地籍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在技术层面形成了“数据标准-空间生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三维土地管理技术体系,完善了土地管理从二维走向三维的技术手段。

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三维地籍管理的应用水平,前海制订了《前海合作区立体复合用地供应管理若干规定》,在理论上探索三维宗地的定义、条件、地役权、共有宗地设置等,创新提出土地立体一级开发方式和供应方式,明确建设性质、资金安排、建设程序和建成后的立体空间供应政策等,同时提出优化空间管理的实施举措,为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奠定基础。来源:深圳特区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1日 下午7:42
下一篇 2024年6月11日 下午7: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