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健康报社组织评选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和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在京揭晓,四川大学“心源性卒中防治可降解封堵器获批上市”入选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推荐理由为:该成果为卵圆孔未闭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方案,解决了封堵器在组织再生修复不同阶段的性能需求,实现了“植入无残留”,可有效降低心源性卒中发生率,带给患者长期健康获益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自2016年起,健康报社已连续8年组织双十大医学科技新闻评选。中国医学科技新闻部分,针对2023年度我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药物及器械、医学生物及医学工程、中医药等领域的主要进展或科技事件,进行数据检索、评估和遴选。按照我国科技创新评价的导向,聚焦成果价值,对国内主流媒体报道过的、研究项目以中国学者为主要完成人的医学科技新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械成果,以及高被引论文成果进行遴选,经多领域专家综合评议,最终确定了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云兵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联合企业,研发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心源性卒中防治生物可降解卵圆孔封堵器,突破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进程难以良好匹配,以及封堵器植入后难与卵圆孔解剖结构紧密贴合、易导致残余分流等关键难题,为卵圆孔未闭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方案。
卵圆孔未闭是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且与偏头痛、外周动脉栓塞、减压病等密切相关,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未闭,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而封堵未闭的卵圆孔,可有效预防相关卒中的发生、并缓解相关疾病症状。
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金属卵圆孔封堵器植入后在患者体内存留终身,有可能引发镍离子析出、心内组织磨蚀、血栓形成、房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生物可降解卵圆孔封堵器植入人体后可实现即刻封堵作用,3个月之内保持结构和力学性能不变,诱导自体组织再生修复后,一年内逐渐降解吸收,解决了封堵器在组织再生修复不同阶段的性能需求,实现了“植入无残留”,避免了金属封堵器终身留于体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有效降低心源性卒中发生率,显著减轻偏头痛、头晕等症状,也为未来穿刺房间隔等介入治疗留出安全通路,带给患者长远期健康获益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是全球心脑血管再生修复材料和器械的突破性进展之一。
- 王云兵,教授,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主要从事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治疗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和微创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基础研究与产品应用开发。主持开发了一系列国内、国际首创的医疗器械产品并实现大规模临床应用。在此基础上,已申报国内、国际专利500多项,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侨界贡献一等奖等奖项。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开放性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专业研发机构,是教育部“985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科技创新平台、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依托单位。
中心立足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国际前沿和发展方向,围绕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以组织再生和功能重建的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用植入体的应用基础及工程化研究为总体研究目标,重点开展再生医学的生物材料及植入器械、生物材料表面/界面及表面改性、药物/基因控释载体和系统、功能纳米生物材料与技术、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试验评价的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相关重大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形成和发展我国高技术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产业及其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并以此引导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
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四川大学官微、健康报、RSC Materials Science、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