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爱之美洒满秦东——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纪实

让大爱之美洒满秦东——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纪实

  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第十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让大爱之美洒满秦东——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纪实

  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

让大爱之美洒满秦东——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纪实

  市救助管理站协调医疗机构为站内临时照料人员接种新冠疫苗

让大爱之美洒满秦东——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纪实

  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举办第14届“守护儿童·托起希望”困境儿童公益夏令营活动

让大爱之美洒满秦东——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纪实

  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市慈善协会在华阴市开展“童心筑梦、爱暖明天”爱心捐赠活动

  一座城市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高度。
  在秦东大地,有一种温暖,是一群人忠于职守,为城市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撑起一个温暖的家。他们视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为亲人,用爱谱写了一曲朴实无华的奉献之歌;用责任,让离散的亲人早日重新团聚;用坚守,诠释了民政为民的神圣宗旨……这群人就是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的民政工作者。在他们的努力下,2022年,渭南城区无一例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冻死、饿死街头的极端事件发生,一个个流离失所者在民政救助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亲人、有了安身之处,一个个反复流浪人员在帮扶中脱困、不再流浪。
  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以全市暖心民政“2 2 22”行动为抓手,结合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际,深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突破救助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和障碍,扎实开展甄别寻亲、街面巡查和医疗救治、源头治理、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等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渭南特色的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发展的新路。
  创新服务 推进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日,走进市救助管理站,宽敞明亮的救助大厅里,工作人员一派忙碌:房间内,工作人员为一位刚刚护送来站的流浪老人换上干净舒适的新衣服;院子里,工作人员搀扶着行动不便的受助人员散步;花坛旁,专业社工与心理自闭的流浪儿童愉快地交流谈心……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演绎着一个个充满真爱的感人故事。
  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用心用情,做实精准服务这个“要事”,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救助工作成效显著。
  街面巡查更加高效,形成了“救助圈”。聚焦“前端”延伸触角,变“被动救助”为“主动发现”,通过定点、定岗、定人、定责,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巡查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实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巡查制度,如遇到极端天气及重要节假日,该站采取“白 黑”“5 2”巡查模式,增加巡查频次、延长巡查时限、扩大巡查范围。对辖区内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排查,继续发挥市区挂牌60家福彩投注站救助咨询点发现报告和临时救助作用。把“开放日”活动移至户外,“全方位”展示近十年来的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成效,让更多人了解救助管理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继续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做好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救助服务,对提供线索证实有效者给予30元奖励。同时,主动配合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优化简化流程,打造出一条便捷高效的救助绿色通道,对发现报告的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确保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在市区范围内形成“30分钟救助圈”。对不愿进入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人员,详细核实其身份信息,并告知求助办法,认真做好记录及后续跟踪服务;对流浪街头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采取“先救助、后甄别”的保护性救助措施。全年先后开展街面巡查320车次976人次,街头劝导20人次,成功引导来站接受救助人员12人次,发放食品饮品等各类物资130份,发放《致市民一封信》、爱心救助卡6000余份。
  未保工作更加温馨,打下了“好基础”。全年先后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1人次,站内临时照料儿童12名,均进行了健康体检和流感疫苗接种;对困境儿童群体采取先保障再审核的紧急措施,走访慰问困境儿童50名,为9名特困儿童送去慰问金共4500元;对因疫情致困的儿童及家庭,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全年站内开展社会融入性活动68次,受益儿童468人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17次,受益儿童58人次;开展文化课辅导264次,受益儿童2028人次。投入资金8.89万元,入户走访30次,电话回访460人次,受益儿童177人次;开展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心理讲座等活动28次,受益儿童2896人次;开展夏令营活动1次,受益儿童22名;链接各类机构捐款1.93万元,受益儿童74人次;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10次,培训人数375人次;开展儿童福利政策宣讲活动12次,受益儿童360人次。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衔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24小时接听受理未成年人救助与保护有关求助和投诉,及时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照料、心理疏导、个案帮扶等服务,年内累计处置求助线索7条。与渭南师范学院安康学院共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先后有5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开展实习活动。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区进行提升改造,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同时,在全市构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搭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形成市级统筹,县区干预,镇村监管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系,前端依托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铁脚板”工作网络,主动发现、精准排摸;后端依托未保专业力量对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等进行调查评估,及时介入、精准干预,有效预防困境产生,建立未成年人综合动态监测、发现、报告、评估、救助、帮扶“一体化”监管系统。
  甄别寻亲更加精准,探索了“好方法”。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先后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293人次,医疗救治60人次,护送返乡134人次,站内临时监护照料人员17人。市救助站坚持和受助人员一起过节,在每个传统节日为受助人员准备相应的膳食,冬至吃饺子,春节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针对甄别寻亲工作,该站探索出“四化融合”(身份查询精准化、救助方式多样化、程序执行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救助寻亲模式。同时,为了让寻亲工作快速走向精准化、专业化、技术化道路,对站内临时照料人员加大寻亲力度,以“望闻问切”为基础,以公安部门科学技术为助力,以新闻媒体为渠道,以跨省协作为桥梁,以医疗救治为手段,以沟通交流为载体,以实地走访为突破,精准打出寻亲组合拳,形成卓有成效的“531”寻亲工作机制和“1 2 3”寻亲工作模式。先后为16名受助人员找到了家,并护送其返乡与家人团聚。同时,将17名长期滞留人员妥善安置到市社会福利院,积极协调对接,推动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救助安置服务体系。
  源头治理更加深入,交出了“满意答卷”。为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得去、留得住、过得好,该站紧盯反复救助问题下狠功、使长劲、抓源头,全力推进源头治理工作。建立常态化走访探视工作机制,由专职工作人员对临渭区渭南高新区28名易流浪走失人员进行定期走访探视。强化监护人责任,对无监护人的落实监护职责,对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服务。在走访探视中发现应享受未享受的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工作人员及时协助落实。进行重点帮扶,面对低温极端天气,及时为易流浪走失的重点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困难群体外出流浪。通过持续摸底排查,工作人员对易流浪走失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评估,深入了解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后的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照料状况、邻里关系以及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按照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台账,通过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反复流浪人员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安全生产更加规范,筑牢了“安全线”。2022年,该站多措并举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一是压实责任链条,完善制度机制。该站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要求,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专门抓、科室负责人配合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印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工作,夯实消防安全管理基础。二是广泛宣传教育,系统排查整治。该站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2次,开展电梯事故紧急救援演练1次,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该站建立日、周、月、季常态化自主检查机制,确保常态化排查全覆盖。三是升级设施设备,严格考核制度。该站定期对消防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升级,确保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数量、质量达标。引进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断电等消防安全系统,提升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能力。同时,每年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考核体系,做到“三同时”,即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考核,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为救助对象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强基铸魂 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夯实党建基础工作,突出抓好学习教育、示范引领、阵地建设和中心工作,助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强基铸魂,用心筑牢“向心型”“引领型”基层党支部。按照“六有”标准,全面提升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党员大会7次,支部委员会、党员主题活动、学习教育36次,支部书记及各位委员讲专题党课4次,参学率达到98%;设立“党员承诺践诺公示栏”,22名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先后为16名党员授予“党员示范岗”,对学习认真、笔记做得好的3名党员进行了表彰。每季度召开民主评议大会,党员干部围绕“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要求,认真查摆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全年对13名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15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自身“免疫力”。同时,把张艳、郑广帅、王渭峰、蒋忙菊等能力强、有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大胆使用起来,选派优秀党员孙蓉同志参与局机关轮训,把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坚决调整下来。通过设置AB双岗,让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努力营造公开公正、风清气正、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锻造历练,着力发挥“亮身份、做表率”示范引领作用。该站党支部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年内培养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2名。扎实落实党员量化积分评星制度,5名党员评为优秀等次,15名党员良好等次,2名党员一般等次;召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对涌现出来的3个先进科室和5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积极参加局机关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庆“七一”系列活动,丁晓甜、孙幸幸、赵虎3名同志分别获奖。在站内举办“平语近人”读书分享会,王西军、孙幸幸、牛元媛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举办“学习强国”擂台赛,王晓宏、蒋忙菊、丁晓甜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全年组织志愿者800余人次参加“周五创建日”活动,累计对包联路段开展环境卫生整治53余次;组织慰问10名离退休老党员,向5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送去鲜花和慰问金;对36名离退休老干部进行慰问,送上米、面、油、春联等慰问品;对30名患病和有特殊困难的干部职工进行慰问,及时把组织的关怀与“娘家人”的温暖传递给干部职工及其家属。
  严管厚爱,倾力打造“学习型、复合型”民政干部队伍。年内通过中省市各级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先后编写并推送信息126篇,采集108篇,采集率达85%;其中被中省媒体刊登29篇、市级媒体79篇;制作各类主题展板28块,制定内控管理制度129项253页,“学思践悟每周荐读”文章印发51期1122册,及时组织干部职工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三秦楷模”先进事迹,党员共撰写学习心得体会72篇,在渭南互联网 党建云平台上传个人心得体会和微感悟12次528篇,在楼道展评党员心得体会3期69篇;“学习强国”平均月积分在1400分以上,21名党员总积分超过2.3万分,占比98%,学思践悟、创先争优氛围在全站蔚然成风。
  荣誉纷沓而至。市救助管理站先后被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评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青联评为第五届“渭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被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2022年度全市“渭好办”星级党组织荣誉称号。
  狠抓队伍 敬业奉献尽显为民担当
  2022年,市救助管理站持续优化队伍建设,全面激发队伍活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做到“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打造了一支能吃苦、勇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和完善服务内容,全力推进救助服务专业化,提升救助专业水平,切实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
  站位上“高”起来,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市救助管理站持续关注市委市政府及中省市民政部门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工作放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审视,思想向高处解放,工作向高标定位,纵向创纪录,横向争先进,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魄力和精神,做到出手的工作是最高水平,办成的事情是最高标准,全力推进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上“动”起来,目标方向更加明确。全面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要求,坚决摒弃粗放式的工作方式,做到工作有方案、应急有预案、补救有手段、落实有措施,在平凡工作中立标准、树标杆、做示范,学习借鉴,对标浙江、江苏等先进地方,拉高标尺、开足马力,注重挖掘培育和总结提炼,创出一批陕西首创、具有渭南特色的亮点。快干多干,晒比拼超,一步一步追,一件一件赶,一年一年超,积小胜为大胜,让“争着干”“愿意干”“比着干”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蔚然成风。
  机制上“活”起来,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奖惩跟着成效走,干得好就有奖励。实行“挂图作战”,做到以图定责、看图作战、按图问效。健全“清单 台账 考评”的闭环管理工作体系,坚持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加强督促检查,既开会部署,也定期检查;既反馈问题,又跟踪问效;既制定工作要点,也形成落实方案。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抓好履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廉政警示教育,提升拒腐防变能力;抓好安全规范管理,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规划部署到位、措施制定到位、宣传带动到位和监督问责到位。
  天下民政是一家,中华儿女是一家。多年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责无旁贷,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守护了数以万计的迷途人,护送了成千上万的流浪者返乡。站在新起点上,市救助管理站将以“闯”的精神、“拼”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在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蹚出新路子,全力以赴推动渭南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渭南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上午9:58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上午1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