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发言摘编(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发言摘编怎么写)

天天天水网 天水日报讯12月10日,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在麦积区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麦积区委、武山县委组织部、清水县白驼镇党委、甘谷县大石乡王川村党支部从不同角度,就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了会议发言,秦州区太京镇党委、秦安县西川镇雒堡村党支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韩川村党支部提交了书面发言。现将发言摘编刊登,以便在工作中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共同提高。

坚持抓乡带村 传导责任压力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近年来,麦积区始终把农村基层党建作为统筹推进全区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工程,紧紧围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坚持三级联动,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以区促乡、抓乡带村,逐级靠实责任。一是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坚持区委常委会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党建工作例会、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考评、基层党建工作督查通报等制度,建立区四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包抓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年从区财政列支600万元用于农村党组织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二是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坚持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分为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三大类,细化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10个具体项目,明确任务目标,量化考核标准,每年初与乡镇党委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使党建工作有手可抓,具体化、责任化。修改完善了《绩效考核奖励问责办法》,认真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在半年工作会中,既观摩考核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又观摩考核农村基层党建;在年终综合考核时,加大农村党建考核权重,考核后3名的乡镇实行重点管理,对其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倒数第一的乡镇班子成员一年内不评先选优,促使乡镇抓牢了党建主业。三是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制定《村组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施细则》,按照“一定三有”要求落实了村级办公经费、村组干部报酬,村干部年平均报酬提高到1.2万元,最高达到2万元,组干部年报酬3600元,村级办公经费提高到每年2万元。修改完善《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进行半年、年终绩效考核和积分排序,注重考核结果运用,设立2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每年评选60个左右的先进村予以重奖,后进村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对象,有效激发了村级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着眼强基固本,建强基层党组织。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固本之举,突出重点,狠抓任务落实。一是建设标准化服务阵地。针对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达标、不能满足服务需求的问题,围绕2017年底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的目标,制定三年建设规划,实行区四大组织领导包抓、部门帮建的形式,整合卫计、文广等部门项目资源,今年整合各类资金33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83个。按照“七规范七进入”的要求,为249个村安装了便民服务电话,村卫生室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区93%的村实现了“六室八有”。二是狠抓党组织提档升级。坚持抓两头带中间,采取一个支部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名乡镇领导蹲点指导、一个项目配套扶持的措施,每年按照10%的比例倒排确定一批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进行整顿,围绕“310国道和麦甘公路、宝天高速公路、羲皇大道和麦贾公路沿线,城郊区”三线一区“,积极打造”党建示范长廊“。今年共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37个,创建区级以上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38个。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十星级党员评定和党员承诺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在环境卫生保护等岗位中争当履行义务、带头致富等星级党员,全区78%的农民党员获得了数量不等的星级,90%的农民党员向村民承诺了2件以上的实事,85%以上的承诺事项已兑现。结合农村党员冬训,在全区深入开展“学党章、树信念”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

三、从严监督管理,选优育强骨干队伍。把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努力打造一支引领农村发展的党员骨干队伍。一是注重选拔配备。换届以来,按照“三型五好”班子建设要求,动态调整乡镇党委书记14名。制定《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采取能人中选、村官中配、干部中派的方式,调整优化村级班子76个,调整村党组织书记48名,有3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为村党组织书记。今年结合精准扶贫选派170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并将党组织关系迁转到村,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二是强化能力提升。持续实施“领头雁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分层分批对乡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覆盖培训。今年我们邀请华东政法大学和省委党校教授、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对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进行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采取区委常委、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党校教师轮流授课的方式,对全区379名村党组织书记和57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政策法规、产业发展等专题轮训,进一步提高了乡村两级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三是规范权力运行。制定《村级干部管理办法》,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重大事项全部按照“四议三双”议事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全面推行村财乡管制度,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村级固定资产台账和三资管理动态监控平台,实现了用制度堵塞漏洞、用制度管人。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严厉惩治乡村干部“庸懒散软”问题,今年先后查办村干部职务犯罪20件38人次,对3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不力的乡镇副科级干部予以免职。

四、创新工作举措,打造为民服务先锋。以深化先锋引领行动为抓手,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积极引导干部沉下身子为民服务。一是实行县级领导包乡蹲点。制定《区四大组织领导包乡蹲点制度》,区四大组织领导每月不少于3天在包抓乡镇蹲点调研、检查督办、指导工作,落实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今年以来,区四大组织33名县级领导干部先后深入联系乡镇和村开展蹲点调研活动360余次,带动乡村干部为群众帮办各类实事3800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200多件。二是坚持乡镇夜校讲学制度。针对乡镇年轻干部多、工作经验缺乏,沉不下身子、“走读”等现象和问题,全面推行乡镇夜校讲学制度。通过集中辅导、专题讨论等方式,让干部交流工作经验,谈心得体会,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开展工作的能力。今年以来,已有280多名县乡领导、专家学者及乡村干部开展讲学320多场次,参学乡村干部累计达1.6万多人次。三是持续推行村干部坐班服务。坚持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轮流坐班服务制度,城郊村每天坐班,川区村和山区村每周坐班分别不少于3天和2天。建立《坐班工作日志》,在每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坐班服务公示牌,区委组织部采取电话抽查、现场督查等方式,每天至少随机抽查20个村的坐班情况,实行周反馈,月通报。在坐班服务中,推行“入户走访、联系留守儿童、帮扶困难家庭、参加志愿服务、帮找致富门路”和开展“便民代办制”的“5 ”服务模式,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四是选派机关干部驻村帮扶。整合双联干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村官等608名干部,组成170个帮扶工作队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制定了《驻村帮扶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区委组织部负责综合考核、乡镇党委负责日常管理考勤制度,全程跟踪管理。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配备了电脑和灶具、被褥等工作生活必需品。按照规定落实交通、伙食补助和办公经费等费用,保障队员安心驻村工作,在精准扶贫主战场切实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委)

聚焦主业抓落实 夯实基础促发展

白驼镇位于清水县西北部,全镇辖19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3691户17698人,共有基层党组织47个,党员637名。近年来,镇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创新工作载体,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全镇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先后荣获省级文明乡镇、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靠实一个责任。就是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初与各党支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横向延伸责任、纵向传导压力的责任体系。通过建立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制度、支部书记定期述职制度、党建工作督查制度等制度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落实两项制度。一是落实镇干部“积分制”考核制度。加强镇干部的日常管理,年初设置基础分70分,按照工作完成情况加分或减分。尤其是对今年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该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绩效考核,并以此作为评优、晋级、向上级组织推荐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落实村班子“千分制”考核制度。细化考评标准,重点从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等10个方面,分28项1000分对各村逐一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村干部绩效报酬,拉大村干部绩效工资差距,2014年年终考核第一名与最后一名的村干部工资相差4000多元,有效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带好三支队伍。一是抓好镇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不断提高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能力,强化压力传导和责任分解,确保党建工作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建立健全党委班子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重点工作、解决具体问题、通报财务运行等情况,确保班子团结;每周组织集中学习两次,要求干部职工每季度提交一份思想小结,每半年与干部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消除干部在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安排副科级干部、后备干部包抓重点村、难点村和项目村,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锻炼干部,提高他们解决难点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改善干部住宿、就餐等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走读”现象。二是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大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定期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体谈话和重点约谈,形成制度化的压力传导和责任分解机制;年内组织村干部集中培训三次,进一步提升了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公开承诺、民主评议等措施,切实增强他们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按照1:2的比例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实行“一带一”联系培养机制,着力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2015年发展党员1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强化农村党员思想政治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不断增强他们助推精准扶贫的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五个载体。一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度,建立“厅—站—点”三级代办服务网络,今年以来共代办各类事项910多项,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现村民议事委员会制度常态化,充分发挥19个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精准扶贫、低保评定、危房改造、产业发展、道路建设等事项,都经村“两委”商议,村民议事会审议后实施。三是实施村级组织“分类提升”工程,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提升计划,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小康进程。童堡村位于白驼镇中部山区,交通不便,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群众增收渠道单一,我们根据该村实际,科学制订了年度提升计划,依托旧村复垦项目,新建核桃园1000亩,实施下童至塘城4.4公里通畅工程道路硬化项目,建设标准化卫生室一所,联系宁波爱心人士捐资100万元建设童堡村宁波希望小学,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提升”。四是抓好党建示范点创建。通过倾斜项目,集中人财物,在林屲、姚黄两村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一池两改三化”、通畅工程、果园建设、乡村舞台建设等项目,着力打造党建示范村,带动全镇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五是强化后进党组织整顿。芦花村是白驼镇较为偏远的贫困村,因自然条件差,带头人素质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经评议确定该村党支部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之后,我们根据该村实际,帮助制订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整改推进计划和三年发展规划,推荐该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县委组织部举办的专题培训。在进一步规范党内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硬化通村道路2.5公里,砂化通自然村道路1.7公里,投资10万元建设60m2村卫生室,实施安全饮水和农网改造工程,保证了150多户群众的用水用电安全。成功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明年在该村新建2000亩核桃园,以“扶上马、送全程”的措施促进了转化提升。 (清水县白驼镇党委书记 刘润斌)

围绕中心 牵头抓总 从严从实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今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县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精神和县委“1135”基层党建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主责意识、主角姿态和主动精神,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充分发挥具体执行者、指导者、督促者作用,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责任落实,以凸显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群众功能为重点,以“三严三实”精神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坚持健全机制抓党建,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健全工作联动机制。根据县委安排,县委组织部牵头调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职责,制定干部任前联审、双联结对共建、阵地规范管理、培训经费整合、乡土人才评选等配套措施,做到政策、资源、力量“三统筹”。坚持抓乡促村,上下联动,建立并落实县乡村三级任务清单、问题清单,确保党建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牵头制定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党建、县委书记经常部署党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抓指导党建的工作机制,建立“三包三联”责任制,出台争创“武山先锋”等10个规范性文件,县乡村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乡村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分工协作,确保党建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建立每月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一次专项督查、每半年一次现场观摩、每年一次述职评议的“督、比、述、评”工作机制,将抓党建与干部选任、评先选优、经费拨付“三挂钩”,开展专项督查16次,下发整改通知46期,约谈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30人(次),形成了大抓党建、大抓基层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着力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水平

一是把干部队伍建设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坚持选优、育强、聚能、引智、严管相结合,按照“三有三带三选”(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给群众希望、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农村发展;党员群众推荐选、鼓励动员回村选、重点培养择优选)标准和方式,选配村书记44名,确定村级后备干部2100名、组干部557名,选派315名中青年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科技特派员。注重从精准扶贫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根据2014年乡镇综合考核排名和今年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业绩,对20名扶贫业绩突出的干部进行了提拔,37名干部转任到重要岗位,同时一次性配齐了15个乡镇扶贫工作站站长,激励全县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大显身手。二是把基层组织引领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按照县委“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党员带群众、同奔小康路”的思路,组建156个驻村帮扶队,成立1026个产业型党小组,培养1100多名党员致富能人,选拔356名致富能人担任村组干部,引导227个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共建对子,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扶贫优势、发展优势,带动全县3.16万户贫困群众整体脱贫。三是把为民便民服务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着眼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县级层面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网上办事大厅和政务服务大厅,并将政务专网延伸到15个乡镇和各行政村,实现县、乡、村三级互联互通;乡镇层面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村级层面投资5184万元(县级投入2692万元),新建改扩建“8 2”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10个,修缮23个,实现贫困村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同时去年建成的33个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规范化运行,新增便民服务网点40个。全面推行记台账、晒工作、驻村住夜、轮流值班代办等乡村干部管理办法,做到扶贫、政策、信息“三到户”,事项办理“不出村”。

三、坚持紧盯问题抓党建,着力补齐农村基层党建短板

一是着力解决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制定《加强党员发展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编印《发展党员指导手册》,完善发展党员票决等5项制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00多名,发展党员210名。大力实施“万名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建立蔬菜产业、电子商务、玉雕工艺3个党员人才培训中心,整合资金200多万元,举办各类培训92期,培训党员1.1万多人次。开通“武山党建”微信平台,强化党建宣传和党员教育。二是着力解决党内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问题。全面推行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为主要内容的“必修课”与以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党员群众为主题的“选修课”相结合的组织生活常态机制,提高了党内生活质量。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健全了村级事务监督体系。积极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式”管理、流动党员“亲情式”管理、贫困党员“帮扶式”管理,目前已有9000多名党员纳入“三式”管理,累计落实贴息贷款1000多万元。三是着力解决党建工作进展不平衡问题。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大力实施“两线三片百村”党建示范网络工程,年内已创建省市级示范点6个、县级示范点50个。建立“一套整改方案推进、一名领导干部联系、一名下派书记帮扶、一名组工干部包点、一个双联单位挂钩”的“五个一”整顿转化机制,59个后进党组织全部得到整顿转化。

四、坚持强化保障抓党建,着力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

一是强化力量保障。在15个乡镇成立党建办,选配专职组织干部74名,开展了业务培训,落实了办公经费、场所和设备,有效加强了乡镇党务工作力量。对乡镇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分设,保证其能够集中精力抓基层党建工作。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建立了稳定增长的抓党建经费保障机制,今年县财政列支1669万元用于基层党建工作,村干部报酬人年均达到1.2万元,村级办公经费年均达到2万元,组干部报酬得到足额落实,村阵地建设补助达到每平方米500元—1000元标准。三是强化激励保障。出台以“八项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村组干部任前联审和县级备案制度。全面实行“职务报酬 工龄报酬 绩效报酬 奖励报酬”结构工资制,为253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33.7万元,评选表彰村干部149名。积极落实乡镇工作补贴、科级非领导职务、职务职级并行等政策,制定《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规划》,激发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中共武山县委组织部)

打造坚强堡垒 建设美好王川

王川村位于甘谷县西北部清溪河流域,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500户2529人;有党员57人,其中女党员8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4768元,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0户844人。过去王川是一个后进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班子软弱涣散、服务意识淡薄,群众意见较大。2012年以来,借助“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东风,村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大干苦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王川村由一个后进村转化成了一个党建示范点,受到市县的多次表彰奖励。

一、打铁需要自身硬,班子团结是关键。2013年3月,乡党委临时指定我为村干部,主持村上的事务,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一边工作,一边组建班子。2013年12月村“两委”换届时,我正式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提高新一届村班子在群众中的信誉,我们将群众最关心关注的巷道硬化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按照班子成员各自特长进行分工,口才好有威望的逐组逐户动员群众做工作,精明能干的积极协调项目进行施工,稳重心细的管理财务,并邀请村内有威望的老人监督工程质量,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打消了群众的心头顾虑,最终顺利地硬化了村内巷道6.4公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60盏,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王川村原村阵地年久失修,给党务村务办理和日常活动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县乡高度重视,将王川村阵地列入改扩建项目,但占地成了令人非常头疼的问题,没想到二、三、四组的村民主动无偿将三个组的打麦场让出搞阵地建设。村民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说从新一届村班子成立以来的点点滴滴中,看到了务实和希望!最后我们村顺利地新建了一幢砖混两层结构200㎡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配套建设了休闲娱乐广场、婚育文化大院等,彻底解决了党员群众活动无场所的问题。

二、群众利益无小事,知难而上不动摇。农村工作都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组成,征地修路中的一条地埂、巷道硬化中的一堵墙脚、邻里之间的一个厕所一颗树、公益收费中你多一块或他少几角,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是酿造成轻则吵架、重则群殴的大事之由。因此,我们村“两委”成员在解决这些矛盾纠纷时,坚持对事不对人、以调解为主的原则,讲究策略,有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软磨硬泡,抱着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态度,不怕艰苦,迎难而上,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我村村民毛玉琴,由于患精神病又无钱治疗,病情越来越严重,天天在村内打人骂人,弄的人心惶惶,却无计可施。面对这种情况,村班子及时将她送到了市三院治疗。村班子成员主动掏钱,群众自发捐款,凑够了先期治疗费用,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她的精神大为改观,现在生活能够自理,能做轻松的家务活了。

三、干群关系要理顺,群众需求是目标。我认为做好村干部关键是不能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时时刻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矛盾,做群众的知心人。在2013年7·22地震及暴洪灾害中,我村有13户群众的房屋倒塌,4户严重损毁,16户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灾情就是命令,在7月25日半夜里的暴雨中,村“两委”一班人彻夜未眠,逐家逐户排摸险情,紧急转移群众83户329人,当排摸到73岁高龄的林晴彦老人独自居住的院落时,老人硬是不转移,暴雨越来越大,情急之中,我强行将老人背出了房子,刚从院子里出来,房子的半边就垮塌了。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中,我时常要求村两委一班人常怀公仆情怀,吃苦在前,服务当头,不贪一卷地膜,不抢一棵树苗,不争一垅地,不谋一条烟,不图两瓶酒,真正做到办事公平公正,收支公开透明,把上级交办的事项落到实处,把党的富民惠农政策兑现到应该照顾的人手中,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四、强村富民是大计,共同努力谋发展。作为大石乡人口最多的贫困村,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摆在我们村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人口多,给我们形成了巨大压力,恰恰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我村在外地及县城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多达200多人,他们工作经验丰富、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在涉及群众利益相关的事务和村庄发展的大事时,我们除了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商议外,为了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群众的意见建议越多,村“两委”的工作思路就越清晰,做法就越稳妥,实际工作中走的弯路就越少,也就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一年来,村班子团结协作,带领全村群众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村里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环境面貌明显改观,村民的集体意识感显著增强。 (甘谷县大石乡王川村党支部书记 王瀚 )

找准着力点 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上水平

太京镇地处天水市秦州区西郊,距市区15公里,辖26个行政村。现有基层党组织40个,党员971名。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81元。近年来,镇党委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位,紧扣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这条主线,通过“四个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抓住乡镇党委主体责任这一关键,着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

一是层层靠实责任。明确镇党委书记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盘抓,各分管领导把片负责具体抓,各村党支部书记为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逐级传导压力。建立领导分片联系制度,班子成员每人结合各自分工,确定2—3个村为自己的党建联系点,抓好落实,逐级传导压力。三是坚持述职评议。年终召开村级支部书记履行党建述职评议会,将述职测评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和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四是做好示范带动。党委班子成员示范带头做好表率,坚持带着问题下村,每周下村工作不少于3天,全年累计解决问题不少于30起。在领导的带头表率作用下,全镇干部主动进村入户,推动工作落实。

二、把握严管干部队伍这一核心,着力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一是强化教育管理培训。把《党章》、党的十八报告、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等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列为学习重点,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乡镇干部思想认识。二是实行因人设岗定责。打破乡镇干部先计生后农业再进站所的模式,调整计生专干9人,农业组干部7人,站所负责人2人。今年通过镇上推荐,组织提拔使用正科级干部2人,副科级干部4人,首次选任了一名乡镇非领导职务正科级干部,让在精准扶贫、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有待遇、有平台。三是落实干部驻村制度。在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同时,全面推行镇干部驻村代办坐班制度。四是改善干部生活环境。投资30万元改造提升职工食堂、浴室、活动室、阅览室等“五小”工程配套设施,划拨干部工会活动经费2万元,开展工会活动4次,丰富了干部业余生活,确保让干部留得住、干得好,有效解决干部“走读”现象。五是加强纪律作风整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慵懒散软”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各支部和党员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及时查处,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

三、突出建强村级班子这一重点,着力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调整村支部书记2人,改选村主任5人。把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年龄轻、文化高、想干事、能干事、愿意干事的人选拔到村级班子队伍中来,现有能人书记5人,致富带头人书记4人、主任11人。二是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实行综合排名末尾淘汰,对照年初与各支部签订的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处于后两名的村,重点管理、整顿提升,并扣发全年绩效工资,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三是推行轮流坐班值班。全镇26个村全部推行轮流坐班值班,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切实杜绝“炕头”办公和办事找不见人的现象。四是培养后备干部队伍。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支部书记按照1:2的比例,确定后备人选52人,其他干部按照1:1的比例确定后备人选。村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对重点人选加强实践锻炼和跟踪培养。五是加强村级干部培训。以《党章》、中央一号文件内容为重点,先后组织开展村干部培训2期60多人,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四、注重夯实基层党建保障这一基础,着力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一是加大党建经费投入。按照村上出一点、镇上筹一点、项目帮一点的办法,今年投资278万元新建村级组织场所5处1670㎡,投资90万元改造提升村级阵地9处2100㎡,投入2.3万元用于远教设备的运用维护。二是积极创建党建示范点。目前全镇有区级党建示范点4个,市级示范点1个,今年新争创市级党建示范点1个。三是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2个,改造提升组织场所2处320㎡,帮助新建果园1300亩,硬化巷道6公里,解决纠纷5起,进一步增强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促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所有村级阵地按照“六室八有”的标准,合理设置功能布局,统一建立了党建“五簿九册”,远程教育“三簿一册”等记录资料,并在条件较好的村设置了金融网点等便民服务室,提高了阵地综合使用率。五是全面推行村级民主管理。在工作中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加强党务、村务和村级集体积累公开,提高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级决策、监督村内事务的能力,融洽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村级组织民主管理水平。

(秦州区太京镇党委书记 赵百祥)

心系群众冷暖 真心实意帮扶

今年7月,我被组织选派到秦安县西川镇雒堡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雒堡村距城区4公里处,是西川镇典型的浅山半干旱贫困村,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295户1368人,耕地面积2497亩,果园面积1520亩,有党员41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538人,贫困面42.7%。由于该村地处山地滑坡地带,自然资源匮乏,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贫困面较大。

到任雒堡村后,我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在真帮实扶中见真情、结友情、诉衷情,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一是从选优配强村班子入手,争做脱贫致富的“引路人”。雒堡村两委班子是一个软弱涣散后进村班子,由于之前村班子办事不公,群众抵触情绪较大,造成集体上访。为此,我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先从抵触情绪较大的农户着手,深入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积怨,想方设法化解矛盾,广泛征求村民和部分群众代表意见,查找问题的“病因”和“症结”。我把选优选强村班子作为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经过半个多月的广泛走访排摸,把群众广泛认可、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雒邵东动员回村,当选为村主任;义务为村民维护基础设施、不计较个人回报、群众基础较好的雒小红当选为村副主任;致富“能人”、退伍军人雒勤明当选为村文书,搭建起了村班子,并对新任班子成员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尽快进入角色,做好雒堡村新的“当家人”。

二是从贫困户推选评定入手,争做扶贫攻坚的“排头兵”。针对贫困户推选评定难的实际,我和雒堡村班子详细核算每一户的收入,推选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538人,并提出了自己对雒堡村今后发展的思路和见解,制定帮扶时间表、路线图,通过向群众张贴公示公告、远教喇叭村组响等形式来扩大宣传,实现了户户有帮扶措施、有脱贫对策、有脱贫时限。为了让每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致富路子,我多次邀请县“巡回党校”、县妇联等单位专家和技术人员,为贫困户面对面讲政策、手把手教技术,先后举办了“陇原巧手”剪纸技术、生猪养殖、果树测土配方、修剪技术培训班11期780人次,引导贫困户转观念、换脑子、长见识。

三是从关注弱势群体入手,争做爱心救助的“贴心人”。针对高考新入校贫困户大学生何丽萍等人入学难的问题,我积极协调争取团县委、工会等单位圆梦行动助学金1.2万元,联系县教体局办理助学贷款2.4万元,申请雨露计划补助13人,为53户“两保一孤”特困团体办理意外伤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险,邀请西川卫生院组织贫困户义诊538人次。当得知联系户雒金仓之子雒骞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消息后,我和村两委一班人多方求助捐款,不到5天时间跑遍了县文广局、红十字会等媒体单位,传递爱心接力,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西川镇政府干部职工捐助6万余元,动员雒堡村村民捐助2.4万余元,联系民政、工会救助1万元,目前共捐款40余万元,为雒骞成功治疗解决了资金难题。

四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争做发展生产的“好帮手”。针对雒堡村机井因无人看管、常年失修导致管道破损,果椒园不能得到有效灌溉等问题,我和帮扶工作队员通过多次争取申请县水务局项目资金,目前已落实雒堡村1800米二级提灌管道维修工程项目,部分维修设施已经到位,准备开工建设,解决群众果椒灌溉难的问题。针对雒堡村大突沟时常塌陷,影响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实际,我给部领导汇报衔接,积极争取治理项目10万元,对大突沟进行有效治理,目前,正在争取整体治理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针对群众夜间出行不安全的实际,我积极争取项目,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针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组织群众拓宽阳坡至周儿湾、雒家口至刘家梁等产业路6条15公里,砂化产业路2.5公里,盘活荒山荒地600亩,既扩大了果椒产业种植,又解决了全村295户1520余亩果品运输难的问题。

五是从培育特色产业入手,争做致富增收的“智囊团”。针对雒堡村种植结构单一、自我发展潜力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的问题,探索创新以贫困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为媒介,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殖大户、企业流转,吸纳土地流转户到基地打工。征用群众闲置土地50余亩、荒山荒地200亩,引导鼓励雒小奇等种养大户和致富能人雒焕成等实体经济组织“搭伙做生意”。同时,通过争取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畜牧种养殖贷款,新发展生猪养殖户3户,新建油桃大棚6座,改造提升老果园400亩,形成了种、养、销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激发了群众致富创业的内生动力。 ( 秦安县西川镇雒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卜乾斌 )

狠抓党建强堡垒 精准发力创实绩

龙山镇韩川村位于张家川县西部,距县城18.5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420户2210人,其中回族1650人,占总人口的75%,现有耕地面积1749亩,人均0.73亩。全村现有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8名。清真餐饮、皮毛贩运加工、蔬菜种植是全村的优势产业,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055元。近年来,韩川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在精准扶贫主战场上筑牢坚强堡垒,带领全村回汉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基础抓党建,激发组织活力

一是建好一个阵地。从改善村“两委”服务阵地条件入手,多方争取资金40.5万元,按照“六室八有”标准建成了集决策议事、便民服务、学习培训、综合管理、文体活动“五位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并配套了劳务培训基地、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室,最大化拓展村阵地服务功能,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全部上墙,为更好服务党员群众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带好一支队伍。韩川村党支部特别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党员活动日”规范组织生活,村班子坚持每天学习1小时,普通党员每月参加1次以上集体学习,每人都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对先锋模范发挥不明显的党员,及时说服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取信于民。三是抓好一套班子。从农村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选拔3名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注重对村组干部的锻炼培养,使村班子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了大幅提升。

二、围绕为民抓党建,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在改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积极争取到村项目,硬化村内主巷道2.5公里,硬化核桃园生产道路2.5公里,沙化北山梁农机路3公里,修建水渠1.5公里,改建村幼儿园1所,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建成电商服务点1个,投资45万元正在修建北山梁便民桥1座,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二是在凝聚合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励志人物、宗教人士作用,采取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形成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三是在公开办事上下功夫。在村阵地和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了3个“阳光村务公开栏”,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村“两委”班子能够取信于民,赢得支持。四是在便民服务上下功夫。在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中确定了“代办员”和“协理员”,建立了轮流坐班和代办服务承诺制度,每周定期到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镇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免费代办多种证照手续,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围绕扶贫抓党建,加快脱贫致富

一是吃透精准扶贫政策。成立了村扶贫双联工作室,围绕“六个精准”制作了扶贫攻坚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确保规划到村、扶贫到户、脱贫到人。坚持严把“六个关口”,落实“九个程序”,全面完成了全村159户728人建档立卡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采取抓分类、定性质,抓综合、定排序,抓商讨、定措施,抓落实、见成效,抓奖惩、定责任的“五抓”方式,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六个一批”今年将实现预脱贫100户443人。二是强化资金技能支持。村党支部把解决资金和技能难题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关键,采取依托扶贫互助协会贷,依托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大户贷,依托致富产业项目直接贷3种模式,向15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720万元。举办“伊香拉面师”等实用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260人次,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引领。通过树立先进典型,采取帮、传、带的形式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广雄带头流转土地120亩,建设蔬菜大棚100座,冬暖棚1座,带动4名党员和36户群众共同发展蔬菜种植业;皮毛加工贩运大户闫继荣对有意愿从事皮毛加工贩运的农户进行结对帮扶,手把手传授经验,鼓励帮带皮毛加工贩运户15户。四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村党支部抢抓全县发展“三大富民产业”和龙山镇“果树、蔬菜、牧草”三个万亩现代农业的机遇,积极引导扶持群众发展富民产业,基本形成了“支部牵头、农户主体、市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清真餐饮服务、皮毛贩运加工、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全村已发展清真餐饮经营店23家,宾馆8家,皮毛加工贩运大户3户,蔬菜种植户12户,养殖户140户,标准化养鸡场1个、养羊场2个、养牛小区1个,建成母羊繁殖基地1处、设施蔬菜基地1处,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韩川村党支部书记 马小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1日 上午10:22
下一篇 2023年1月21日 上午10: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