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高邮湖畔,芡叶连连。在安徽省滁州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芡实种植基地的水塘中,采摘工人手握镰刀,熟练地将一个个鸡头米钩出水面,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龙岗芡实品质高,结出的果子供不应求。”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叶军介绍,社区通过向上争取资金,扩大种植规模,改进种植技术,龙岗已成为全国芡实收购、加工、研发、销售集散地。“今年市场行情好,价格涨了40%左右,来采购的商贩、货车络绎不绝,老百姓都吐槽村里堵车了。”叶军笑着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安徽省把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换届后,省委组织部研究出台“抓好教育培训、带动发展产业、强化监督约束、加大关心关爱、改进工作作风”等十项措施,江淮大地上,一个个“领头雁”领航带富的好故事正在上演。
滁州天长鸡头果喜丰收
“头雁”育强,精准培训提技能
履职先强能。今年6月,安徽省委组织部对切实抓好换届后村干部乡村振兴主题等提出具体要求。
如何让“领头雁”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阜阳市组织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走上讲台,说百姓话、讲基层事,让学员们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淮北市从实用实效出发,推出“田间学校”,将培训班办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基地,邀请科技特派员、农科院专家等现场授课,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滁州、芜湖、池州、黄山等地分别组织村干部赴沪苏浙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村、乡村治理经验村等跟班学习。
“不看不比,沾沾自喜;一看一比,惭愧不已。”这个国庆节,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童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厚如一天也没闲着。今年上半年,芜湖市开展“选派镇村干部赴先发地区开展振兴实训”活动,首批选派15人,在浙江大学进行1周理论培训后,再到湖州市长兴县的农村跟班实训3周。“到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的第一天,感受就十分明显。”汤厚如说,“村部环境干净整洁,村干部状态积极向上,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非常高,我们村去年村集体收入80万元已在全镇领先,顾渚村集体经济收入770.2万元。一对比,差距实在太大了!”
汤厚如的实训感受远不止这些。他说,顾渚村有200亩青梅观赏基地,每年3月青梅花开,门票30元一张,利润能有200多万元,青梅果还能再多挣40万元。童村有500多亩桃林,也可以“卖风景”。从浙江回来以后,汤厚如就行动起来,为桃林修建一个景观门楼,规划建设了200多个停车位,硬化了一条1300多米长的水泥路。“计划门票卖20元一张,光这一项,就能为村里增收不少。”汤厚如说。
芜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尹义府介绍,全体学员实训结束后,要结合实际至少撰写1篇调研报告,至少制定1项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向县级党委、政府至少提交1条工作建议,在市县镇村四级层面至少分享1次心得体会,至少帮带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虹光村党支部书记方红旗(右)和村干部一起打包金银花
“头雁”领飞 ,振兴路上亮本领
安庆市宜秀区罗领镇黄梅村是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的家乡。因地势偏远,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且负债累累。守着“美名”却戴着“穷帽”,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文坐不住了,四处打听后,打算发展菊花产业,并前往宣城、浙江桐乡“取经”。一株苗0.2元,一亩地5000株苗,成本就是1000元。张国文“算盘”一打,直接找厂家,反复砍价,一株苗仅要2分钱,每亩苗成本降至100元。随后,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后,当年黄梅村就种植了菊花800亩。
为了延伸产业链,黄梅村还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七仙黄梅”“七彩黄梅”等商标,新建1500平方米的杭白菊加工厂。现在,全村种植菊花1000亩,年产菊花茶25吨,售卖鲜切菊花20万株,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7.9万元。“今年,我们又定下收入超200万元的目标,”张国文说。他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到村里来听黄梅戏、赏黄梅菊、品七仙黄梅茶。
“陈书记,我家大棚里的羊肚菌个头不大,您能抽时间帮我看看吗?”和县历阳镇太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小强是村里的羊肚菌种植专家,村民有技术问题都请教他。
大棚种植是太平村的主导产业,有大棚3000亩。最早是陈小强发现村里的一块芦苇滩特别适合菌丝发酵,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他觉得这块土地大有可为。为此,他先后赴云南、四川等地考察,最终,羊肚菌项目在太平村“落地生花”。他还找到周边万寿村、金河村、望江村的“当家人”,4个村抱团发展,利用扶持资金110万元做大羊肚菌种植项目,预计项目达产后,村里每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至20万元。
本领强不强,比武见真章。7月26日下午,石台县举办“头雁领航 赛马争先”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13名村党组织书记以“PPT 解说”的方式同台“打擂”,全方位展示基层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做法和亮点。
擂台上,石台县横渡镇兰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宏桥介绍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今年兰关村种植富硒稻200多亩,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兰关村还拥有毛竹林1万多亩,我们建设了毛竹加工厂,投产后可年产毛竹2万多吨,带动30名村民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多万元……”赛后,就有其他村书记找到他,提出抱团发展毛竹产业。
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美丽乡村建设图
“头雁”关爱,严管与厚爱并重
村“两委”换届后,如何有效加强监管,防止“一肩挑”变“一言堂”?安徽省委组织部要求,村里要严格规范村级事项决策和公开,凡属村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均须按“四议两公开”程序议事决策。
宿州市泗县黑塔镇蒋杨村有耕地1万多亩,但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是全县有名的薄弱村。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礼佩注册成立了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凭合作社的唯一家当——一台拖拉机,承包了1000亩的土地深松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这条路可行!”杨礼佩决定利用上级扶持资金购置拖拉机和自走式打药机。蒋杨村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先后召开党支部会议、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随后实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购买拖拉机12台、打捆机9台、无人机2台等。通过组织合作社农机外出跨区作业,开展“代耕代种”模式,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56万元,实现了从薄弱村到经济强村的华丽蜕变。
加强对“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的监管,关键是管住村级“钱袋子”。宿州市加强对村务决策和公开、村级“三资”经营管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推进乡村振兴重要事项的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力量下沉到村,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实现对村“两委”成员监督监察全覆盖。
走进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清澈的小河穿村而过,“丢沙包”“滚铁环”“打弹弓”等特色游戏成就了“童趣一条街”,昔日破旧的老房子微改造成了精致的文化礼堂和展馆……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虹光村迎来了许多游客。
近年来,虹光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先后投资760余万元,提升基础设施,打造30余处微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0.5万元。老百姓也自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捐献树木、石砖块,主动为村庄建设“让路”,成为虹光村的一道美丽风景。去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红旗还进入了岩寺镇领导班子。
除了打通村干部晋升通道,安徽省还选树了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去年,省委组织部启动“皖美村支书”培养选树工作,通过自下而上、层层选树,从全省1.5万多名村党组织书记择优选出150名“皖美村支书”。“选树‘皖美村支书,是一种正向激励。”安徽省委组织部农村组织处处长程克志表示,不仅激励广大村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让有作为的人有地位、实干的人得重用;同时也树立正确的导向,推动各地以先进典型为镜,找差距、比干劲、明方向,推动比学赶超,激励担当作为,推动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
作 者 | 周静文 李 慧 刘红伟
编 辑 | 刘 琼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报纸投稿:xcgbbtg@163.com
报纸投图:xcgbbtt@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