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广西桂林喀斯特地区开展植物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洞生的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植物新物种:平乐报春苣苔Primulina pingleensis Ying Qin & Yan Liu、红柄小花苣苔Primulina rufipes Y.L. Su, P. Yang & Yan Liu。相关研究论文分别在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和Taiwania上发表,我所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覃营和在读硕士研究生苏钰岚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刘演研究员为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专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等项目的资助。
平乐报春苣苔P. pingleensis的模式标本采自桂林市平乐县,目前仅在一个洞穴内发现,喜生于岩溶洞穴内的岩石、岩壁以及地面上。该新种与假烟叶报春苣苔P. pseudoheterotricha相似,二者花冠上唇裂片远宽于下唇裂片,且花丝、花药、花盘形态相近,主要区别是前者叶宽心形或近圆形、花冠筒两侧极度压扁、上唇裂片基部具脊等。同时该新种又与粗齿报春苣苔P. macrodonta相近,二者有圆柱状的叶柄、宽心形或近圆形的叶片,但前者植株密被黄色短腺毛、花冠筒两侧极度压扁、花药分叉等特征易与后者区分。
红柄小花苣苔P. rufipes的模式标本采自桂林市雁山区,目前仅发现一分布点,喜生于岩溶洞穴中阴暗处的岩壁上。该新种与怀集报春苣苔P. huaijiensis相似,但该新种全株密被短柔毛和腺毛、叶片椭圆形至菱状卵形、花冠无附属物等特征易与后者区别。红柄小花苣苔的植株形态与恭城报春苣苔(Primulina gongchengensis)、玉林小花苣苔(Primulina yulinensis)也较相似,但其短小且斜钟状的花冠可与后两者明显区别。
报春苣苔属Primulina由Hance于1883年建立,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但根据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将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 ex D. Don)的唇柱苣苔组(Sect. Gibbosaccus)、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 W.T. Wang)、文采苣苔属(Wentsaiboea D. Fang et D.H. Qin)等几个属或属内的部分物种一起合并形成广义的报春苣苔属,从而使该单型属一跃成为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最大的属。目前该属约240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以及越南北部,特别是在喀斯特地貌的物种分化程度更加强烈。我国南部、西南部地区水热条件丰沛,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存在着众多岩溶洞穴等适宜报春苣苔属植物生长、繁衍的小生境。
文章链接:
论文1:https://www.mapress.com/pt/article/view/phytotaxa.532.2.6
论文2: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807
广西桂林喀斯特地区岩溶洞穴景观
平乐报春苣苔Primulina pingleensis开花植株
平乐报春苣苔Primulina pingleensis的形态特
红柄小花苣苔Primulina rufipes开花植株
红柄报春苣苔Primulina rufipes的形态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