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期末了,出卷和阅卷历来都是老师们头疼不已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底线在哪里,永远是个谜。本人这学期上了51和STM32两门与单片机有关的课,这种课同行都懂的,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考核肯定是强过出卷答题的。在有限的课时里,把单片机I/O、中断、定时器、串口这些最基本的功能掌握了就算是上道了,至于硬件,也就是对LED、数码管、蜂鸣器、点阵、按键、串口收发这些入门的器件进行控制。因此,如果考核的项目能够涵盖上面大部分知识,而学生能够结合平时的练习独立完成这个项目,我认为入门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后续的进阶和高级,就留给兴趣和时间吧。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打脸。先说开发板,很早以前我就不统一采购了,因为大部分学生不爱惜公物(不贬低,但素质真的堪忧),一学期下来,故障和配件缺失不在少数,收纳和整理也很费神。后来,我改成了让学生组团自行购买,琢磨着自己的东西总该爱惜了吧,而且课上课后都能练,一个宿舍共用每个人也就分摊几十块钱。当然,我只能强烈建议购买但不能强制。既然现实很打脸,那么结果就是,一学期快结束了,3个班也就3组人买了。对此,我也只能呵呵了,毕竟几十块钱还能叫两三次外卖呢!
再说没有开发板的情况下,咱就只能用Proteus仿真了,毕竟这个软件还是能应付以上基本功能的,只是备课的时候我得照着教材的把每个实验电路提前画好(工作量不算小)。不过说实在的,用过Proteus的朋友应该有体会,有些程序在仿真里的确不行,但在实体开发板上却是好好的,这也是上课颇为苦恼的一面。比如,在讲矩阵按键扫描的时候,仿真就死活不行,开发板上妥妥的没毛病。对于必备的Keil和Proteus这两个软件,开学时就强调在自己电脑上尽快装好,作业和考试得用上。既然现实很打脸,那么结果就是,期末考试之前才有学生陆续装软件,安装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是直接丢给老师,尽管网上有无数的安装指导教程。
我课上用的Proteus电路(根据宋雪松《手把手教你学51单片机》内的原理图绘制)
好了,吐槽的差不多了,现在就把本人给学生出的51单片机的考核要求列在下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思考和留言,同行也可以交流和借鉴。说实话,真的挺简单了,尽可能迁就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了。
一、考核方式
完成指定的51单片机项目的编程实践、汇报讲解和书面报告。
二、考核内容
【项目概要】
- 本项目涵盖51单片机对独立按键、LED和数码管的控制,涉及单片机I/O、中断、定时器的知识,是平时课堂项目的全面覆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 使用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Keil,完成本项目所有代码的编写和调试工作,并在任课教师提供的“单片机期末考核仿真电路”的Proteus文件(见以下原理图)中完成所有功能的仿真测试,具体功能见以下的【功能描述】和附件中的视频文件“功能仿真演示.mp4”。
单片机和跳线部分电路
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
LED和数码管驱动部分电路
独立按键部分电路
【功能描述】
- 上电之后,左侧两位数码管显示本人学号最后两位数字,同时LED0以1Hz的频率开始闪烁(即亮0.5秒、灭0.5秒交替进行),并且在右侧3位数码管上显示“1Hz”的字样。
- 每单击一次KEY0按键,LED0闪烁速度加快1倍,同时在右侧3位数码管上显示“xHz”(x为当前频率值)。规定速度上限为8Hz,达到最快之后再次单击KEY0无效,闪烁速度和数码管信息均不再变化。
- 与上同理,每单击KEY1按键,LED0闪烁速度减慢1倍,同时在右侧3位数码管上显示“xHz”(x为当前频率值)。规定速度下限为1Hz,达到最慢之后再次单击KEY1无效,闪烁速度和数码管信息均不再变化。
- 单击KEY2按键,LED0停止闪烁,此时再按KEY0或KEY1均无效;再次单击KEY2则恢复闪烁。
三、评分细则
评分对象 | 评分要求 | 评分比例 |
项目操作 | 工程文件存放规范,操作流程熟悉流畅; | 10% |
项目效果的演示和表述,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 | 20% | |
项目功能 | 完成功能1 | 10% |
完成功能2 | 10% | |
完成功能3 | 10% | |
完成功能4 | 10% | |
项目报告 | 文档章节清晰,排版规范 | 10% |
涵盖任务描述、元件清单、基本原理、设计思路、硬件原理图、软件流程图和源代码、实验成果图片与总结 | 20% |
四、交卷要求
- 本考核方案考前两周下发给学生,要求在2022年X月X日24:00之前完成所有的代码编写、工程调试、报告撰写、文件提交。超过规定时间未提交的同学视为缺考。
- 提交的文件全部打包在一个压缩文件中,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报告、整个Keil工程目录、实验效果演示视频。鼓励提交多样的项目成果,如能够体现逐步完善的不同版本的工程代码、配有解说的演示视频、发布在抖音上的展示视频、等等。
- 上述工作由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合力完成,每组提交一份最终文件即可。组员就按照平时课堂上的分组来安排,自行协商分工,不可变更组员。重点强调:不可相互抄袭、不可相互抄袭、不可相互抄袭,一经确认,直接挂科。
- 将所有文件打包成“班级 姓名1 姓名2.rar”,发送到教师邮箱:xxxxxxxxx@qq.com,邮件主题为同文件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