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学术期刊Agronomy(IF2021 = 3.949,JCR1区)刊表了我所喀斯特植被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研究团队郭屹立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李先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的论文“Comparison of Aboveground Vegetation and Soil Seed Bank Composition among Three Typical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Karst Regions of Southwest China”。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桂林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县。既要可持续保护和利用好当地的景观资源,又要同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该县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该县长期以来过度农业开垦,尤其是石山地区大规模果树种植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局域地区石漠化问题突出,并且造成该县形成了以月柿和三华李为主的果园经济林、金竹灌丛(果园弃耕或原生林破坏后自然形成的次生植被)和零星分布的原生林三种典型植被类型。明晰该县三种典型植被类型中地上植被和地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特征及演替发展潜力是开展石漠化治理的基础。
该研究以恭城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区三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上植被和地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等,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地上和地下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及其演替发展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人为干扰显著改变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和地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特征;果园经济林中土壤速效成分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而金竹灌丛和原生林表现出明显的磷限制;果园经济林中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高于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而金竹灌丛则相反;果园经济林地上植被和地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均以一年生恶性杂草占绝对优势,鲜有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三种植被类型中土壤种子库物种的生活型均以一年生草本为主、木本植物匮乏,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演替限制。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恭城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土壤种子库物种限制,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需人为引入适生性物种以促进植被的正向演替。此外,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亦是重要一环。该研究相关结论可为喀斯特地区植被近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073-4395/12/8/1871/pdf
研究总体思路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
不同植被类型下地上植被和地下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性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a)、地上植被物种的生活型差异性(b)、地下种子库物种的生活型差异性(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