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是党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关工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政治、组织、班子、队伍、机制建设。
带好政治建设,
建立健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
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探索从抓基层建设开始。2011年至今,先后开展了5轮、每轮为期3年的“基层建设年”活动,分阶段突出重点目标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长流水、不断线地为基层注入生机活力,推动基层工作持续创新发展。
“基层工作年”活动(2011—2013年)强化各级党委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省两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文件,成为推动“基层工作年”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扩大了基层组织网络建设覆盖面,建立起工作保障机制。
“基层工作深化年”活动(2014—2016年)部署党建带关建试点工作。这一阶段把工作重心放在组织建设深化、活动创新深化和工作成效深化上,逐步实现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动员更多“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文件,为活动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基层工作创新年”活动(2017—2019年)创新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这一阶段以创新为驱动力,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组织建设、工作载体和创“五好”活动5个方面创新。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从制度上对党建带关建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和安排。
“基层建设提升年”(2020—2022年)推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落地落实。这一阶段以政治建设为核心,重点聚焦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功能、政治保障。期间,省两办下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围绕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福建实际,明确提出五个方面15条具体措施,为新时代我省关工委工作指明了方向。
“基层建设奋进年”(2023—2025年),旨在推动基层关工委党建引领不断强化、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班子队伍充满活力、作用发挥更加凸显。
带好组织建设,
打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堡垒
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哪里就要建立关工委组织”的要求,各地党组织和关工委针对基层存在的“空白点、空架子、空运转”问题,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
加强组织架构建设。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网络,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在离退休党组织、老年大学、老年社团等组建关工委,并延伸到社区网格、小区、楼栋等基层“神经末梢”,建立关工组织26001个,基层“五好”关工委达标率75.4%。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推行“双主任制”,在省直单位、高校、县级关工委由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担任关工委主任,同级退休老领导任执行主任或常务副主任。采取“六个一批”做法广泛动员新近退休老同志参与,凝聚29.45万名“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
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形成阵地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做、宣传联动的“四联融合”新模式。利用本地资源建立教育阵地。省关工委在全省设立101个关心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泉州市委、市政府把关工委建设“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171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运用“互联网 ”打造教育阵地。省关工委依托福建离退休干部app平台建立“网上关工委”。福州市关工委开办网络家长学校,推广科学家教,听课人数从最初的几千人增长到240多万人次,得到广大家长和学校的普遍欢迎。省教育系统开通的“福建教育五老说”微信平台,共播出100期,79位“五老”和特邀嘉宾走进直播间,讲座视频总观看量近1300万人次。
带好工作创新,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活动载体,增强活动吸引力,提高参与度,使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坚定信念、增强益智、陶冶情操、健康体魄。
工作机制创新创效。把关工委建设情况纳入党建总体部署、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建设、模范机关创建督查考核内容;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干部培训机制;探索“党建带关建 项目联盟”工作模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常态化教育关爱帮扶工作机制。
主题教育出新出彩。在红色教育方面,全省开展“讲述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传唱红色歌曲、表达红色心愿、观看红色影视、参观红色基地、走访红色榜样”等“七个红”系列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家庭教育方面,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活动,举办“福建家教大讲堂”,办好“福建家庭教育广播专题栏目”,帮助家长提升家教水平。在普法教育方面,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不断扩大法治教育覆盖面,提高了青少年普法教育“三率”(参与率、帮教率、改好率),使青少年犯罪率明显下降、“零犯罪”学校社区增多。
服务中心富有成效。在参与社会治理上主动发力。广大五老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创建“四零”社区学校,积极服务基层、关爱帮扶特殊青少年群体,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与时俱进、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精准发力。积极打造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培育“双带”人才,带动辐射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在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大局上持续发力。协助中国关工委办好“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举办“海峡两岸朱子文化研习营”等活动,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王丹颖
校对:裴珊珊
编审:陈 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