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攻略请查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质量管控策略(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控制sop)

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不同类型产品风险差异大且新技术应用快,与药物临床试验相比,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通常有试验周期短、受试者入出组集中等特点。同时,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周期往往对临床试验进度有较高要求,对临床试验整体要求更严格。在此基础上,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质量控制,对于保护受试者权益,保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确保试验结果真实、科学、可靠和可追溯,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涵盖临床试验全过程,包括临床试验设计、实施、记录、评估、结果报告和文件归档。应树立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基本理念:质量源于设计。从源头抓起,鼓励临床试验各方从一开始就制定试验执行标准,并按规范要求实施试验,因为正确产生试验数据,有助于更加高效地完成一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同时,还应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试验前期充分准备是关键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周期较短,有些项目持续时间可能仅有3~4个月。问题被发现时,临床试验往往已经接近尾声,很可能已经对受试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临床试验前期进行充分准备十分重要。

申办者在临床试验前进行研究单位的筛选调研或可行性访视时,应充分考虑相关临床试验机构是否已经完成备案,是否具备满足临床试验的研究场地、检查设备、物资等硬件设施,是否拥有规范的诊疗流程及较高的内部管理水平,评估软硬件情况。此外,还应围绕临床试验本身的特殊要求,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评估研究单位是否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临床试验。例如:对于设备的安装及维护,应评估临床试验机构是否具备合适的空间及条件,特别是在空间选择上,要确保临床试验机构能同时具备日常诊疗的便利性以及其他职能模块的兼容性。

虽然多数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受试者的干预措施比较简单,但试验实施及评估却需要多方人员参与,譬如随机分组或编盲人员,试验操作执行人员,样本采集、处理及结果检测人员,试验结果独立评估人员等。如何确保研究人员合理分工?如何协调研究科室人员正常排班与试验持续性的矛盾?如何保持盲态不被破坏?这些问题都应予以充分考虑解决,因此需要在前期做好相关试验流程设计,并制定应急方案。

临床试验准备阶段,项目组成员应提前熟悉相关产品的技术指导原则、国内外同类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既往类似项目的试验经验,以及相关适应证的诊疗规范、临床试验所涉及检查的具体要求等,同时还要了解专业科室的常规诊疗流程及其规范要求、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为日后开展研究管理工作做好准备。此外,对于中心实验室、物流公司、CRO(合同研究组织)等供应商,在前期也需要进行充分筛选及资质评估,确保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水平符合临床试验需求。

清晰、详细、可操作的临床试验方案在临床试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临床试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试验开始前期,申办者可召开研究者会议,邀请各参加单位的主要试验人员、统计专家、机构管理人员参加,对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病例报告表(CRF)设计进行深入讨论,充分征询专业意见后再定稿。

梳理操作流程 规范工作要求

为避免项目成员对试验方案的理解偏差导致产生中心效应,临床试验开展前,项目经理应组织人员,结合临床试验实施中的具体环境与试验方案内容,梳理试验流程及执行要点,可以通过制作试验流程图、相关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或工作指引文件等方式,帮助研究人员充分熟悉试验方案,保证各研究中心在实际执行层面能正确遵循方案要求,保持项目操作要求一致。

同时,项目经理应规范各环节的工作要求,根据需要制定相关工作文件,保证临床试验项目有序、规范开展。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整理项目数据逻辑关系及检查要点,明确CRF各项数据的采集要求,制定数据溯源指引和《CRF填写指南》,规范CRF数据记录工作,杜绝选择性使用数据的情况;

为了满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及记录需要,制定项目过程文件模板,包括器械发放回收记录表、器械使用记录表、文件资料交接目录清单、受试者随访管理记录表、进度汇报表等,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查报告及临床试验数据核查(SDV)工具表;

梳理各项工作时点及工作内容,制定质量管理计划(QMP)、监查计划(CMP)、稽查计划、数据管理计划等,保证临床试验项目顺利实施;

梳理项目关键源数据、源文件具体载体及呈现方式,明确监查溯源要求,保证监查访视工作质量。

明确各方职责 加强人员培训

在临床试验中,各方参与人员,如申办方、监查员、研究者等,明确各自在试验中的分工及职责,并按照工作程序履行相关职责,是保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质量的必要前提。

项目开始前,申办方/CRO公司应加强对监查员的培训和能力考核,通过产品培训会议、医学方案培训、启动前培训等,组织做好试验项目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试验产品特性、医疗器械说明书内容、入选排除标准、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标准、预期不良事件及处理预案、CRF填写要求、试验注意事项、器械故障处理方式、监查溯源要求等。监查员应注意充分掌握试验项目方案实施及研究中心管理要求,熟悉各项试验关键文件,如项目操作SOP、相关说明书、CMP、QMP等,做到对工作职责要求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应对及处理临床试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项目启动前,应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所有研究团队成员必须参加启动会培训,培训研究者了解及熟悉试验方案、CRF设计、研究者工作职责、AE/SAE/器械缺陷相关概念、AE/SAE处理、器械故障处理、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做好研究者对GCP知识、试验方案及流程要求的培训,有利于提高研究者对方案的依从性,落实受试者权益保护职责。如果试验器械与常规诊疗使用的设备仪器相比,在性能特点、操作使用方法上存在差异,临床试验开展前需要重点培训各中心研究者的试验器械操作,并设置器械操作考核,研究者需在充分掌握试验器械使用要求后再实施具体研究工作。对于涉及医用影像评估软件的试验,还需要在临床试验前明确相关评估维度、测量方式以及测量精度,了解其与研究中心常规人工影像评估内容相比有何差别,规范医用影像评估软件的使用及评价标准。

项目进展过程中,根据需要召开研究者项目经验交流会,加强各研究中心研究者间的沟通联系,有助于保证各研究中心试验器械操作及项目执行标准一致;组织监查员参加项目进度会议、质量管理会议、阶段性培训会议等,有助于加强项目团队人员管理,进一步强化项目实施要求。另外,如发现存在培训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及时安排再次培训。

来源|中国医药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上午9:00
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上午9: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