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新校长传媒梳理了2024基础教育的15个“国家级变革目标”,指向学校新一年的工作大纲与变革蓝图。有校长在交流中说到,这些变革目标的落地,关键在于学校有没有一支行动有力、训练有素的中层团队,以创造性的协同展开工作。
正值开学季,我们进一步梳理了2024学校中层关键事务清单和行动建议,以此助力学校中层在新的教育愿景下,理解学校时代任务,重新想象中层的角色、职能、素养和行动,捋清思路,锚定目标,成为科学、理性、专业、高效的中层管理者,推进学校发展理念、愿景成为真实的风景。
创造性落实关键行动
课堂育师:深化教学改革行动
深化教学改革行动,需要推进教学方式变革,解决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对此,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带领教师朝高层次的教学水平发展。其核心在于“明确主题,落实过程”。
一是立足问题,凝练主题,助力教师站在教学的高处。发现学科纵横交错的知识与联系,从中找出当下教与学的坐标,从而为自己和学生定位。比如,通过“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助力教师把握教材知识体系;通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力。
二是明晰主题内涵,做好顶层设计,让教师的研究有内容。比如,推进素养表现型教学,要先让教师知道素养表现是什么,了解核心素养有哪些,怎样表现才能在课堂教学里让学生收获最大。采用项目的形式推进:第一步,项目解读,让教师知道项目“做什么”;第二步,分解专题,让教师知道项目“怎么做”;第三步,立足实践,助教师推进项目“做深入”。
三是分解主题,形成系列专题,让研究扎根在课堂。以“作业研究与设计”主题为例,分为“什么样的作业最有效”“我眼中最有价值的作业分享”“如何提升作业的思维力”“如何设计长程式作业”“如何编制一张高质量的试卷”“具有思维张力的题目有哪些类型”“我设计的具有思维张力的题目分享”等系列专题。
项目管理:推动课改落地生根
课改落地,课程设计与实施是重要项目,尤其是跨学科课程,多基于统整项目的方式进行。做好课程项目管理,以下四步是关键。
第一步,确定目标。组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商定学科维度的活动目标,根据目标制定主题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时长)、内容、形式以及学生作品呈现形式。
第二步,配置资源。把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注意将项目环节责任确定到人。由责任人负责牵头推进各环节准备工作,定期反馈、随时沟通。
第三步,组织协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监管把控项目各环节准备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节整改、保障支持。
第四步,验收检讨。活动的呈现阶段就是评价阶段,项目管理的最后一环对照既定的目标验收项目,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复盘反思,总结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以期更适恰地设计后续项目。
构建课程群: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科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与完善,系统构建分层次科学课程群。
一是普适课程群,用大概念统领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围绕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整合教材单元内容形成认知主题。将各种科学概念进行横纵向组织联结,形成以分析理解实际问题为主的思辨主题。丰富科学概念的外延,形成以应用实践为重心的创意主题。
二是专适课程群,用大项目推动班本课程的跨学科开展。班本课程分为两类:所有班级都需要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科学项目学习课程,具体内容由班级师生自选;以班级中的部分学生为核心团队,完成一个较有深度的主题项目研究。
三是自适课程群,用大场景推动生本课程的个性化实践。学习资源来源于学生、家长、教师等多个群体,他们将自己设计好的课程通过分享链接、公众号发布、制作场馆学习单等方式投放给全体学生,再由每位同学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资源开展独立学习,或邀请同学、家长一起探索。
作业管理:巩固深化“双减”成果
巩固深化“双减”成果,重要环节在于作业。这也是年级管理最头疼的问题。年级主任必须管控作业,推动老师向课堂要质量。晒作业成为非常好的方式。怎么晒?技巧有哪些?
第一,设立年级作业监督台。每个班、所有布置作业的学科,都要上监督台。作业具体内容,预估时间,实际时间(班级平均用时)。
第二,作业时间每日调研。每个班选聘作业监督台负责人,每日抽检四分之一学生,并将抽检结果登录在年级作业监督台上。
第三,年级主任闭合管理。年级主任是作业监督台的总负责人,通过管理班级监督台负责人,直接主管监督台。
营造磁场:助力教师成长
- 班主任团队的协作创新
所有的班主任,都应该变成离孩子们心灵距离最近的人,以爱为船,以专业素养为浆,以团队为伍,通过团队协作,让团队成人之美,各美其美。推动班主任团队协作创新,有六大策略——
“石头煮汤”策略:引导班级学生和班主任团队在期望、奋斗与分享中前行;
“鲶鱼”投放策略:通过班主任准入制的运转搅动水体,掀起微改革微创新的热情;
“异质”组合策略:引导班主任们在团队协作中实现个性匹配、优势互补,同时加强非组织文化建设;
“领衔”承包策略:让权放权,实行德育活动项目制,领衔人申请制,让领衔人真正负责;
“课程”建设策略:开展班本课程建设,在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的共同协作中打造文化图腾,编制文化编码;
“捆绑”考评策略:对年级班主任工作进行整体化考评,特色加分。
- 让每一位老师成为领头雁
一是“包产到户”,把事情交给老师。基于学生和老师的发展两个板块,来讨论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梳理出可做的事情,以及谁做。
二是“计划留白”,明晰标准与目标。整个年级的项目计划要做到全部留白。让老师们围绕计划五要素,即目标、事项、标准、评价、完成时间节点自己去讨论。这样,老师们开始把年级的事情慢慢变成自己的事情,遇到问题,特别是需要决策的时候,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来找中层。
三是“走动管理”,随机挑战共成长。在走动管理的过程当中,发现榜样,及时点赞推广,让老师们获得同伴的认可;发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让老师们感受到团队的安全感。
四是“评价导航”,认清方向的标准。老师们根据自己工作的等级,自主申报奖项。每一位老师的工作都得到了肯定,评价导航让老师们清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自发组织涌现。
五是“构建链接”,包括构建家校的链接、与社区的链接,构建专业书籍的链接,推动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自主型德育:激发学生成长动力
推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成长动力,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德育中层干部需要建构“自主型德育课程体系”,力求德育教育无痕、无缝、有序、有得。
学科整合式德育课程: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跨界中,实现知识融通、思想升华、品格提升、生命成长。比如,“经典名著课本剧”学科课程,学生通过改编《史记》《红楼梦》等经典名篇,自导、自演课本剧,丰富语言储备,挖掘审美潜能、锻炼合作能力,发现自我差距、明白奋进的空间,培养“全人”的自己。
浸润式文化德育课程 :以校史为载体,开发书院主题文化课程、校友人生阅历课程和校园景观文化课程,并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培养。
自主式活动德育课程:整体建构学校德育活动,形成“四季十节”自主式CSF活动德育课程。“四季”指开学季、成长季、实践季、毕业季,“十节”指学礼节、体育健康节、创客节、多元文化艺术节、迎新狂欢节、生涯体验节等。
体验式生涯德育课程:突出学生自主生涯体验和生涯决策,指导学生形成生涯成长意识,认识自己的性格气质,有利于培养自身的行为规范;发现自己的生涯兴趣,有利于树立目标,建立规划的学习态度;探索自己的决策风格和意愿,有利于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
协同卷入:让美育浸润学校
美育浸润学校,形成面向人人的大美育实践体系,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要求。
第一,构建美育课程体系,以美育人。一方面,引导教师通过跨学科融合,将美育嵌入日常教学,整合美术、音乐、人文、自然、社会等学科,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受到美的浸润。另一方面,积极开拓“课堂在窗外”的综合社会实践资源,带学生走进博物院、美术馆、剧院等,开展欣赏课、艺术体验课、创意课、设计课,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美育德。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美育元素,常态化开展多种类型的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定期开展戏剧节,全学科全员全方位普及戏剧教育,“班班有剧社,人人都参与”,孩子们可以担当小小剧作家、导演、剧务、配乐、戏剧节logo设计师等。
第三,打造精品特色社团,以美创美。打造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美育精品社团,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美育实践,让美育之花处处绽放。社团不仅让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养持续提升,更激发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盘活图书馆:抓好阅读这件大事
依托图书馆资源,融合学科教学,链接真实生活,构建全人全科的全阅读课程体系。
学科阅读:促进阅读与学科的整合,实现馆藏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语文、英语每周一节学科阅读课,数学一二年级每周一节,其他学科保底每学期一次,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学科阅读教学研讨。学科阅读模式主要是以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通过设计专题联系的方式,以研读课标、确定主题、匹配书单、拟定方案、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这样6个环节来实施我们的课程教学。
整本书阅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学习需求,精选适合各个年级阅读的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每个班每个月至少共读一本书,开展一次阅读的交流活动。每学期一个班级至少开展一次有创意的阅读延伸活动。
自由阅读:学校每天下午都会安排15分钟阅读课程的时间,学生们回到家之后,每天也要有不少于20分钟的在家的自由阅读。
全方位锻造核心能力
面对教育和未来的复杂性,学校中层需要匹配全新领导力,看见中层领导力的价值,打造中层领导力的工具箱,从中层治理走向中层自治。
全局思维力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品质。全局思维力从微观拉伸到宏观,再从宏观聚焦到微观,帮助我们透过表象抓问题的本质关键。
系统思维——涉及的人、事、费全部要通盘考虑,否则会陷于短视、被动、脱节状态。系统思维助力中层推进项目时建构规划表,形成全局观、系统观。
平台思维——充分整合人力资源,根据任务进行扁平化管理,形成工作平台,建立项目组,分项目推进,落实到人头推进工作。平台思维助力中层推进项目时,建立矩阵感,形成平台观、项目观。
成果思维——把每一次任务的执行当成一次深度研究,把问题当课题,把现场当实验场,把成长当成果,或许是一篇文章、或许是一篇管理杂记、或许是一张总结表、或许是一次会议记录……便于以后做其他工作时从中汲取营养,少走弯路。成果思维助力中层推进项目时,建立成就感,形成自信观、建构观。
战略执行力
战略执行力,是从学校整体层面进行一系列协调一致的决策和行动,运用各种资源和机制实现战略目标。
比如,梳理问题归因的“鱼骨图” ,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策略。以“团队指导乏力”为例,可以通过 “五步行动法”进行梳理。
一是通过调研分析法,重点了解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从教需求、困惑、痛点、盲点;
二是通过分项结对法,以师徒结对的方式,从教学、班级管理、基本技能等不同领域分项结对帮扶;
三是通过目标导向法,明确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新手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角色转变;
四是通过“事上研磨”法,引导教师积极听不同项目师傅的课,把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中,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每天撰写班级管理反思日志,不断改进班级管理方法;
五是通过“一日蹲点法”,促使学校行政管理督学团队全过程、全方位、全课程深入观察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细节和流程,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经过上述五步行动,“团队指导乏力”这根“鱼骨”逐渐软化,不再成为教师发展“如鲠在喉”的“鱼刺”。诸如此类,我们再将其他“鱼骨”逐一剔除、逐一优化。
再如清单管理,给忙碌者的效率提升利器。清单管理让管理者和执行者都能够看得清、读得明、知流程、懂得做。
面对简单问题,即单个工作任务时,可以采用“执行清单”。简单问题的核心是避免忘记,“执行清单”有明确的时间和步骤来避免遗漏。
面对复杂问题,即项目式工作任务时,建议采用“核查清单”。复杂问题的程序多、专业性强,很容易遗漏重要环节,“核査清单”能确保每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
团队组织力
团队组织力,是指每个人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团队协同进化。
修炼管理型中层的团队组织力,要围绕“引领”做到五件事。一是建团队,要把每一位老师、家长、学生都纳入学校中。二是巧计划,事情按照紧急重要分四个维度,留下的时间用来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三是重服务。四是会授权。五是创品牌。
修炼学者型中层的团队组织力,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学术没有上下级,要走进课堂,听课评课,让自己的新观点和老师碰撞。第二,突破自我会沉淀,要把自己学术引领变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传达给一线老师。
关系建构力
领导就是通过他人实现目标的行为。中层领导者不仅要具备向下领导的能力,更要需要横向领导和向上领导的能力。关键切入点在于学会构建关系,这是中层成长的关键切入点。
如何领导你的上司,是难点更是要点。第一,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第二,主动延展工作半径,第三,努力与上司构建关键性关系。
如何做到平级领导,赢得同事?四个原则:拒绝办公室政治,拒绝人际内耗;在尊重、合作、传递赞美中成为朋友;共享机遇,追求共赢,乐于成就对方;心胸开阔,把反对派视作磨练自己走向成熟的力量。
如何赢得下属追随?仍然是四原则:以身作则,不令则行;传递愿景,使众人行;挖掘下属的潜力,要勇于托举他;下属的成长就是自己的成功。
来源丨本文主要内容来自《在学校,我们怎样做中层》一书
责编丨张凯
美编丨张天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