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6日,全市第一个商务楼宇党员服务点在静安中华企业大厦挂牌成立,开启了楼宇党建的探索起步之旅。19年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楼宇党群工作者主题党日活动,在上海楼宇党建的发源地之一——静安寺街道高和大厦(原为中华企业大厦)举行。
活动发布了《静安楼宇党建工作新十法》,旨在赓续优势持之以恒抓好楼宇党建工作。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顾春源等出席活动。
新一代楼宇党群工作者“红宝书”
2004年,为了能够顺利地走进楼宇之门、“两新”单位之门、员工心灵之门,静安寺街道的楼宇党群工作者根据实战经验,首创了“商务楼宇党建工作法”。如今,从“柔性务实管理法”到“柔性引导自治法”,“答疑解惑疏导法”演变为“优化营商解忧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楼宇党建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和服务领域、服务载体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和拓展。静安区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打造了“新时代上海楼宇党建创新实践基地”,积极总结楼宇党建工作的新实践,凝练了“静安楼宇党建工作新十法”。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静安楼宇党建工作新十法》刊载了静安区楼宇党建的最新方法与鲜活案例,汇集新一代楼宇党群工作者的感悟和思考,是新一代楼宇党群工作者的“红宝书”。比如,“党群一体引领法”是指,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群建促党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换位思考、充分尊重赢得理解、信任和支持,实现党群融为一体,引领楼宇企业与白领实现同频共振。
再比如,“破圈共治融合法”是指通过网格化党建、社区治理联盟等平台机制,引领党组织和党员走出楼宇、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治理;通过“楼楼联动”“两百互动”,推动“街与楼”“楼与居”“企与企”之间的互通和融合。
从“门难进”到“事好办”
“肖素华工作室”是石门二路街道楼宇党建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工作室聚焦白领最亟待解决的具体需求,填补“盲区”,改造“重叠区”,提供最直接、及时和高效的“模块化”服务,帮助实现立体服务的效能最大化。工作室还联合工会、妇联、物业等多方力量,通过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在凯迪克大厦内搭建起群众工作的多元载体和联动平台,使入驻企业负责人由“局外人”变成“圈内人”,形成运转合力。
“老法师”肖素华在静安做了17年的楼宇党建工作,她最大的感悟是,楼宇党建工作已从最初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发展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这么多年的工作下来,白领们越来越接受我们党群工作者,我们也将继续用最新的工作方法、更为柔性的工作方式,及时把党的声音、党的影响传播到两新领域,切实提升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影响力与向心力。”
近年来,静安区持续擦亮楼宇、园区党建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67个“白领驿家”楼宇党群服务站。“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1237个,外资企业建立独立党组织67个,港澳台资企业建立独立党组织37个。全区“两新”组织党员近2.2万人。
“白领驿家”党总支书记、理事长史逸婵也是静安楼宇党建的标志性人物,她告诉记者,楼宇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如火如荼的党史学习教育中,针对青年白领兴趣特点,“白领驿家”研发“经典红色舞剧赏析导赏”艺术党课,编排“白毛女”“金陵十三钗”“芳华”等红色舞剧,创作“一封家书”红色话剧,通过“又红又潮、又专又新”的艺术党课,吸引青年白领积极参与,累计开展宣讲500余场次、覆盖逾15000人。
为楼宇党群工作者颁发职业徽章
主题党日活动在《共同走过,初心传承》视频短片中拉开帷幕,生动回顾了近20年静安楼宇党建的扎实探索与接力传承。主持人对四位静安楼宇党建的见证者进行了访谈,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分享了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积极参与和助推静安楼宇党建的初心力量和奋斗信念。
会上,静安区对优秀楼宇党群服务站进行了表彰,为楼宇党群工作者颁发了精心设计的职业徽章。据介绍,这枚包含意义的职业徽章,既代表一种职业身份与象征,也要求静安楼宇党群工作者要不忘来时路、勇走前行路,学好党史、办好实事、开好新局。
静安寺街道楼宇党群工作者还带来了情景剧《每一件温暖的小事》。这部剧改编自他们真实的工作体验,展现了静安楼宇党建的“接地气、有底气、很提气”,还原了党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思考感悟,展示了这些活跃在“垂直社区”的“红色因子”,在新时代聚智汇力,接续奋斗的真情实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