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一年了,向总书记报告好消息!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青海90%以上国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

“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际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我到地方考察,总要到农村、城市社区看看人民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交流推广,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需要我们解决。”

“看到你们感到很高兴、很亲切,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看到你们村子变化很大,大家过得很幸福,我们很欣慰,能感受到大家对党和政府的深情厚谊。”

“一定要坚信明天会更好!”

掌声、欢呼声,回荡在绚丽的青海大地!

那是2021年6月初,那是青海最美季节!

虽然已过去了整整一年,但在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心中,那激动幸福的时刻好像永远定格在了昨天、今天、刚刚,总书记亲切坚定的话语好像就在耳边!

把总书记的深情厚爱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

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落实在青海大地!

最近一周,西宁晚报记者又克服重重困难,兵分9路,奔赴在辽阔热土!我们看到了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看到了四地建设正在起势、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看到了青海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看到了一幅海晏河清、碧草连天、生机勃勃的大美画卷正在向四面八方延伸;看到了青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持续提升,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看到了青海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心向总书记、心向党中央……

西宁一马当先,

一个两手抓两手硬锻造的她朝气蓬勃,

她正在塑造她独有的气质魅力,

一个崭新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正在向我们走来!

以感恩激扬奋进力量,以拼搏营造赶超气场!西宁把对总书记对青海和西宁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关爱始终铭记于心,化作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推进各项工作。一年来捷报频传: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取得开创性局面……

河湟谷地、到青南高原、再到柴达木盆地;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果洛玉树黄南。最美季节的青海高原大地分外迷人、格外振奋人心!所到之处,晚报9路记者都能深深感受到今日青海的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精彩跃动。各族干部群众有许许多多话要对总书记说,有许许多多好消息要向总书记报告。说起胜利闭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各族干部群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只要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根本遵循,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一定会在加快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的征程中,从胜利走向胜利……”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牢记殷殷嘱托 走好赶考之路

奋力谱写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新篇章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孔令栋

去年6月,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高原、亲临青海,深入我市圣源地毯集团、文亭巷社区视察指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饱含殷切期望,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为新时代青海、西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美好蓝图,也为我们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交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取得开创性局面,从严从实抓好多轮输入性疫情防控,有效阻断了疫情在社会面传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达到1548.8亿元,增速8.1%,走在西北省会城市前列。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全省0.7、0.4个百分点。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和“链长制”、包保服务、企业家茶座等机制,高景、丽豪、阿特斯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西宁,全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成为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主动谋划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4%,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排名第一。今年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8%,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唐道637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全市旅游收入、人次分别增长20%、11.6%。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达到21.3万吨、90万亩,成功创建“河湟田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全省率先制定林(草)长制市级督办、巡查等制度,推进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探索“公园城市+自然保护地”新模式,森林覆盖率达36.5%,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40.5%。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河湖长制办公室获评全国先进集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连续6年领跑西北省会城市。率先在西北地区建立“环境卫生清洁指数”,固废处置链条、高原“无废模式”走在西部前列。清理整治广告标牌,城市天际线更美丽、空间更清朗。三是民生福祉保障更加厚实。落实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6万人次。新改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余个。全面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全覆盖。深入实施健康西宁行动,成功入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实施“物质 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建成77个养老服务设施,新增10个托育服务机构,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四是民族团结进步持续深化。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创新开展“十进”活动,打造首批社区“石榴籽家园”25个,落实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000万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实施市域社会治理“八个一”重点项目,首次获得“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国字号荣誉。推动市级领导包保化解信访积案,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五是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持续加大,“四风”问题得到有效纠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和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加快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担当作为、走在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现西宁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产业“四地”建设为重点,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落实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开展助企纾困行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有序推动金融、旅游、房地产健康发展,加速打造区域现代化服务业高地。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优化重组藏毯绒纺产业,让藏毯产业成为“金名片”。二是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扎实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打造河湖长管理的西宁模式,确保空气质量稳居西北省会城市前列。加速打造高原“绿谷”“洁净”城市,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行动,森林覆盖率年底达到37%。推动“无废城市”向“低碳城市”升级,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保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市容环境。加快建设全省碳达峰先行区,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深化南川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打造“绿电”特区。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打造各族群众高品质生活标杆。持续深化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就业创业提质增效工程,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统筹做好教育、医疗、文体等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物质 服务”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持续守护“一老一小”的幸福。牢牢守住粮食能源安全、城市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底线。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努力把疫情对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四是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宁建设。五是坚定不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坚定不移打造廉洁政府,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提供坚强保证。

牢记嘱托 推动西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宋晨曦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工作,为青海发展领航定向、擘画蓝图。一年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省市委部署,坚决扛起人大依法履职、服务发展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推动新时代西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牢牢把握人大政治机关的第一属性,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保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严格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省市委工作要求。一年来,常委会召开党组会议18次,就人大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26次,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夯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根基,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高质量发展,

助力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我们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职责使命,紧扣全市工作大局,坚持高质量立法、高标准监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做到全市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制定了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2022年立法计划。完成了《西宁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西宁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审议通过了《西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全力服务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严格执行监督工作各项制度,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项,开展执法检查3项、专题询问1项。坚决落实党委部署。充分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智慧和力量,严肃认真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议有关任免议案,共任免国家工作人员168人次,撤销职务2人。严格落实任前法律考试、供职表态、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等工作制度,任命人员宪法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坚持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扛起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使命,尊重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把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强代表能力建设,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认真落实“三联系”制度,保持与人大代表的经常性联系,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公开向人民群众征集监督议题,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注重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实行法规草案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制度,使人大工作切实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任会议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倾听心声,协调解决困难,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齐头并进。全体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根植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参与群防群治、值班值守,带头复工复产、保障供应,踊跃捐款捐物、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光荣使命。

坚持打造“四个机关”,

常委会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学细悟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按照建设“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狠抓常委会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和党纪党规,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努力打造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机关。着力提升党建水平,定期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注重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党组织书记述职,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扎实推进机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机关作风,全面落实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作风提升专项行动。落实党组成员联系县区人大工作机制,指导和督促各级人大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和工作制度,提升了人大工作整体效能。重视人大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正风肃纪,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积极投身到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聚焦打造“高地”、建设“四地”,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精气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作出人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牢记嘱托 努力以政协之能服务西宁之为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西宁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段发达

一年间,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我们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领袖情怀浸润心灵,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担负“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在感恩奋进中凝心聚力、在拼搏赶超中担当作为,始终与时代发展合拍、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努力以政协之能服务西宁之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踏出了清晰而坚实的履职印记。

筑牢政治之魂,

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市政协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构建“学习 知情、协商、调研、监督”的“1 4”学习机制,形成党内带动党外、系统联动互动、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式学习矩阵,大力倡导崇学善读之风,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视察和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多层级学习研讨、全方位宣传宣讲、系统化推动落实,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深学笃行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政协工作置于市委的全面领导之下,做到一切重要工作都在市委领导下开展、一切重要活动都围绕市委中心任务进行、一切重要安排都报请市委同意后实施,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26次,确保各项工作政治方向不偏、履职焦点不散。有效发挥以政协党组工作要点为牵引,以协商计划、民主监督计划、议政调研计划和学习计划为配套的履职模式,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之中,落实到制度机制和年度工作计划上。创新设立专门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以“政协党组成员 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 界别”为纽带,落实“两会一联系”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雁阵效应”。

深入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举办3期专题宣讲、5次辅导讲座、7次集体研讨,赴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4次,以实地实景催动真情真意。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更大光荣”主题活动,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载体之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涤荡了灵魂、坚定了信仰,提升了知信行合一的自觉、学思用贯通的能力,坚定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信心决心,取得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良好成效。

破解难题,

为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积聚正能量

一年来,市政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召开3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围绕增强城市发展力、筑牢湟水河西宁段生态安全屏障等开展双月协商4次,形成调研报告6篇,提出意见建议61条;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分别达到了100%、96%,其中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满意率达到98%,征集社情民意32期、意见建议131条……

一年来,《实施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等多篇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两期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26条意见建议被转化鉴用;全市75个乡镇街道实现委员联络组(站)全覆盖,委员驿站经验做法在全省政协工作提质增效观摩会上做了介绍……

市政协常委会把服务“十四五”开局、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作为工作主线,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度调研、集中协商、竭力建言,努力让人才尽出“库”、智慧尽出“囊”,搭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协商平台,突出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功能,聚焦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持续加强“协商为民”委员驿站建设,小切口协商、微心愿协商成为常态,同时将政策宣讲、书香政协、联系群众等功能融入其中,引导启发委员发挥专业特长,助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赢得广泛赞誉。“请你来协商”“家门口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与“委员驿站”平台深度融合,如雨后春笋般在基层绽放开来,让百姓感受到政协更亲。

过去大家对政协委员的认识不是很清晰,政协委员究竟是干啥的大家都不知道,通过“大家来协商”“委员驿站”等活动,居民认识到政协委员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人。“亮身份,解民情,顺民心,集民智!”政协委员也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牢记嘱托,

始终与全市中心大局“一盘棋”

“有事大家来商量!”——从西宁政协提质增效年开始以来,市政协邀请委员、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一起协商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百余件群众的“难心事”得到解决。“请你来协商”“委员体验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等活动频频被群众点赞。

去年11月28日,在市政协召开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委员们围绕“实施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话题,奔着问题来、朝着处方开、建言关键处、凝到共识时,直面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如何以“三乡工程”为突破口,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政协搭建的协商议政平台激发了与会者智慧的火花。

我们始终秉持与全市中心大局“一盘棋”的理念,以“国之大者”为重,以“民之关切”为念,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推进会精神,在对标对表中躬身入局、在善作善成中提升本领、在唯实唯先中书写华章,让建言献策紧扣中心、更加睿智精准,让凝聚共识直抵人心、更富特色成效,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始终坚定一致性的笃定清醒,体现多样性的丰富生动,扬帆奋楫、攻坚克难,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履职答卷!

——召开“筑巢引凤并举、优化营商环境”议政性常委会,提出建立监督反馈机制、构建“四级四同”服务体系等系列建议,为推进“一号工程”献计出力;

——就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召开专题协商会,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着眼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就打造智慧农业进行联合调研,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支招献策;

——连续两年围绕湟水河西宁段水污染防治开展调研协商,久久为功、年年递进,为绘就西宁“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画卷鼓与呼;

——组织多方力量,聚焦“强化科技创新双驱动、聚力打造创新策源地”“吸引优势产业聚集融合、增强城市发展力”等课题,创造条件让委员与政府相关部门互动交流、达成共识,为我市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思变、求变、谋变中汇聚起深化“西宁之为”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强大合力!今天的西宁,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心齐气顺劲足蓄势待发。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目标,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把满腔热情播洒在西宁热土上,将满腔真情奉献于西宁人民的幸福明天,共同谱写好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新篇章。

牢记嘱托再出发 踔厉奋发绘蓝图

坚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玉树州委书记 蔡成勇

又是一年好时节,六月的玉树大地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去年的夏日,习近平总书记不远千里到青海视察并作重要讲话,深情似海,厚望如山,总书记的深切牵挂和殷殷嘱托,饱含着对青海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犹如夏花之绚烂开遍青海的江河大地,42万玉树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备受激励,汇聚起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周年以来,全州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了信心、振奋了精神,三江源头一幅健康现代幸福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突出“关键少数”,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

凝聚思想共识。对总书记来青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玉树州委常委班子带头示范,及时召开玉树州委常委会会议、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传达学习,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各级党委(党组)通过“三会一课”、干部职工大会、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各类培训班等形式,有效推动学习贯彻向基层延伸,促进了各行业、各领域、各层面的学习贯彻。同时,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对全州学习贯彻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切实谋划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各项事业“干什么、怎么干”讲得清清楚楚,及时安排15名厅级领导组成调研组,围绕乡村振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畜牧业、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15个方面,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通过玉树州委务虚会议集众智、理思路,明确了“树好三个形象、打造好六个区”的阶段目标,真正把学习贯彻转化为加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

落实督查“回头看”。玉树州委督查组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头看”工作任务清单,逐条逐项对标对表开展督促检查,通过“六查”(查政治站位、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查有没有“空转”“降格”,查是不是亲力亲为抓落实,查有没有避重就轻、弄虚作假,查是否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查是否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情况的督查督导。同时,强化检查考核,将学习贯彻情况纳入党建综合考核、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述廉、巡察工作等内容,压实责任,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要求落地落实。

抓好“绝大多数”,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当中

做实联心共建机制。玉树州委各常委充分发挥“联心共建”机制作用,带头深入各自联系的市县、乡村和寺院,给广大干部群众谈认识、讲体会,并对贯彻落实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深化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

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 ”优势资源,在玉树发布、玉树新闻网和各市县“两微一端”平台上,增设“掌上课堂”理论学习专栏,推送藏汉双语学习内容,组织驻村工作队、宣讲队和志愿者,积极开展基层宣传教育。积极向“学习强国”平台供稿,在全国和省级平台采用编发。丰富“指尖学习”涵盖内容,拓宽“指尖学习”覆盖范围,把总书记来青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玉树的关爱之情和党中央对玉树发展的倾心支持,传达到最基层、最一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讲好全民思政课。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学习会、专题研讨会、主题党日、读书班等活动,组织沉浸式、体验式学教活动900余场次。持续推进“理论 党课”“理论 网络”“理论 文艺”玉树基层理论宣讲模式,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宣讲达1200余场次。扎实推进思政课堂进校园,深入开展“四爱三有”“三热爱”主题活动,巩固拓展“好人玉树”“文明创建”“创先争优”等活动,干部层面“五湖四海”思想越扎越牢,群众层面“三个离不开”认识越来越深,社会层面“两个共同”氛围越聚越浓。

落实各项举措,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政治生态明显改善。认真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严管”“厚爱”双向发力,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玉树州委州政府具体要求,深入开展“官气、痞气、骄气、戾气”专项整治,着重开展基层减负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监督检查。州级层面发文下降13%、会议下降27%、督查检查考核下降9%。

经济水平不断攀升。凝心聚力抓发展,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文化旅游业及新兴业态发展,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1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4亿元,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1103元,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952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763元。建成合作化组织206个,分红突破3000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把“生态立州、绿色崛起”贯穿到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全过程,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三江源生态保护三期工程有序推进。草原植被覆盖度增长到61.8%,生态管护员作用发挥日益明显,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全面启动,83%的乡镇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各类野生濒危动物频现央视镜头。河湖长制、林草长制深入推进,各级河湖长巡河总数达9000余次。玉树州纳入全国“无废城市”试点,曲麻莱县成为全省清洁供暖示范县。

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5.66亿元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守住返贫底线,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启动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提质、高中教育创优、职业教育创特、教师素质提升、教育队伍规范“六大工程”。坚持卫生健康和精神健康同步提升,带动州县医院提档升级和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认真兑现大病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政策,不断减轻农牧民负担。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始终保证了“零确诊”的良好局面。加快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全覆盖;治多县“一老一少”养老模式逐步推广运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余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9000余人次。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玉树“七个更加”“两个越来越好”“健康现代幸福”的重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书记信长星参加玉树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凝心聚力,压紧压实责任,奋力谱写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海的玉树篇章。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奋力开创玉树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玉树州委副书记、州长 索南丹增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365个日日夜夜的轮回,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深情嘱托、谆谆教诲、殷殷期望,激励着玉树州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开拓前行。

一年来,玉树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用使命和担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两个越来越好”“健康现代幸福生活”重大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决策部署在玉树落地生根,全州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恢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新动能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推动特色产业突破发展。2021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围绕“有机、品牌、高端”做好畜牧产业转型大文章,编制《玉树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建设实施方案》,完成28个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股份制改造,全州206个村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年底现金分红突破3000万元,认证有机畜牧业基地682.7万亩,取得10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和6个有机认证证书,2个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商贸向着“大融合”方向迈进,围绕可可西里、三江源头、国家公园“王牌”旅游资源,竭力打造生态高地、旅游胜地、心灵净地主题产品,推出8条旅游线路;举办玉树传统赛马节、三江源水文化节、国际漂流A级锦标赛等精品活动,“三江之源、圣洁玉树”品牌效应持续扩大;2021年,全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4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亿元,均同比增长23%。全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三江源清洁供暖工程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行动有效实施,曲麻莱县、囊谦县成为全省清洁供暖示范县,称多县、杂多县成为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玉树市成为“无废城市”和省部共建高原美丽智慧管理城市试点。

生态文明建设凸显新优势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建设生态文明高地,构筑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圆满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正式设立国家公园,成为全国第一批、青海省第一个国家公园。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31条措施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全面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退牧还草工程和国土绿化工程,累计种植各类苗木206万株,新增绿化面积9.1万亩,治理退化草场194.3万亩。整合资金近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行动,垃圾治理一体化处置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和一体化处置进入常态化。目前,90%的乡镇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83%的村做到了垃圾分类回收,2022年底可实现全域禁塑目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继续实行饲料粮补助、燃料补助、草原补奖等相关政策,累计受益人口达23.4万人。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和林草长制,长江禁捕的有效做法成为全省样板,野生动物责任保险理赔机制走在全省前列。现在的三江源,林草植被显著改善,覆盖率分别达3.97%和62.24%;江河水系焕发生机,年均水流量增至297亿立方米;生物种群繁衍生息,斑头雁增至1万余只,藏羚羊增至7万多只,野牦牛恢复到5000多头,雪豹增至1000只左右;传统畜牧优化提升,牲畜存栏减至169.65万头;牧民生活持续提高,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探矿采矿得到整治,境内的探矿权全部退出,所有规划内的水电开发项目全面叫停,历史遗留过采区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基本完成,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美、水美、人美的美丽画卷。

民生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6个深度贫困市县摘帽,104个深度贫困村退出,12.98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提高到9260元以上,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新时代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形成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发展重点指标全部达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开局,“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创新形成“名校托管”和“教育产业园区”办学模式。实施异地办学“千人计划”,异地就读学生累计达到12375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成效显著,疾病高发态势得到遏制,召开藏医药事业发展大会,实现包虫病手术患者动态清零,结核病发病率较同期下降40.43%。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新建精神病康复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治多县养老服务模式为全省创新提供经验。城镇新增就业率和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率持续增长。发放城乡困难群众补助资金5.95亿元,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1989户。牲畜保险累计赔付1.37亿元,受益群众9.3万户。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便民利民措施266项。全面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政策,市场主体增长21.8%。

民族团结创建取得新进展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出台《全面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创建“九进”和“民族团结 ”活动,称多县、囊谦县先后跻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大力弘扬“青藏高原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可可西里坚守精神”,深入开展“四爱三有”“三热爱”主题活动,完成20个村(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前期工作。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现党的民族政策伟大成果和玉树人民感恩之情,更加坚定了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组织参加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马术表演、足球等多项赛事冠军。玉树歌曲《Fly》唱响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秋培扎西、次成巴毛同志代表玉树传递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火炬,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展翅飞向未来的时代姿态。

展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玉树州委、州政府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谱写“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感恩奋进担当实干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海的果洛篇章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果洛州委书记 张晓军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青海人民、情注高原大地,再次来青海视察工作,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倍感振奋。一年来,果洛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中找准果洛坐标,明确果洛定位,以忠诚于党、忠诚于领袖的政治自觉深化学习,牢记嘱托,笃行实干,奋力践行“一统领四推进”总体思路,全州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现,绿色发展稳中有进,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党的执政根基得到夯实,开创了生态文明高地和绿色发展新局面,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以全面强化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统领

始终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为推动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的根本保证,以夯实党在涉藏地区执政根基和党的事业永续发展的高度,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到改革发展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确保全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勇毅前行。广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密结合玛多“5·22”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大力开展感恩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自觉行动。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完成2021年州县乡村四级领导班子换届,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全面推行“州级干部联乡、县级干部联村、机关联基层、党员联群众,时代出卷、干部答卷、人民阅卷,走好新时代果洛赶考之路”的“四联三卷”工作机制,推动全州干部和工作力量下沉一线,全州838个党组织13599名党员真正成为推动各项事业进步的主心骨。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健全完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机制,持续涵养政治生态,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走在前列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扛起“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主动融入生态修复和绿水蓝天保护中,2.85万平方公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784公里黄河母亲河得到有效治理保护,还原了果洛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自然生态,坚决守住了三江源绿水青山和黄河安澜,生态保护成为行动自觉。精心实施投资13.24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点工程,建立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实行长江禁捕、黄河禁渔,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推进国家公园建园工作,率先实施全域无垃圾试点,以达日县为主的黑土滩(坡)治理和草地生态修复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46.5亿草补资金和20.1亿林补资金惠及牧民,全州10717名生态管护员年均收入2.16万元,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群众躬行“生态报国、感恩奋进”实践,生态红利日益突显。

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抢抓中央支持涉藏地区和省委省政府倾斜扶持果洛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支援以及东西部协作等有利机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稳固畜牧业主导地位,深入挖掘我州畜牧业资源优势,深度实施适度规模经营、良种繁育、活畜交易等工程,推进标准化绿色化生产、优质化特色化输出,培育壮大“果字号”“老字号”品牌,主动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注重保护和开发并举,深入挖掘我州水光电优势资源潜能,积极探索形成以玛尔挡水电站建设为中心,“光牧储”产业协同发展,多地光伏电站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新格局,主动融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立足我州区域特色优势,着力培育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草原公园、国家湿地公园、黄河文化为一体的“雪域果洛旅游净地”品牌,主动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2021年全州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较同期增幅明显。

坚定不移推进民生福祉提档升级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投入,将财政83%的资金投入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发展地区教育,下真功解决教育短板和历史欠账,统筹解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聚焦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投资1.65亿元实施乡镇卫生院达标提质项目,实现县域医共体管理全覆盖,全面实施地方病传染病攻坚行动,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下降至1%以内,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筑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切实做实群众健康服务。不断推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加大技能培训,扶持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5%以内。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抓手,建立完善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科学规划实施,推动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全面完成全州13991户农牧民B、C级住房维修加固任务,2933名学生、322名教师得到妥善安置并如期恢复教育教学,891名考生在全国首个“帐篷考场”顺利完成高考,水电暖、通讯等基本服务设施最短时间恢复正常。按照“项目全面开工、年底基本建成、取得重大成果”任务要求,恢复重建各类项目正在科学稳步推进。

坚定不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为抓手,大张旗鼓宣传党中央治藏方略,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五个认同”,争取人心、凝聚合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大力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以强化党建示范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奋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深化,平安果洛、法治果洛建设深入推进。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化“绿色寺院”“和谐寺院”创建,强化寺院社会管理和法治建设,不断提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力,积极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下一步,果洛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果洛调研讲话要求,聚焦“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目标任务和“八个坚定不移”工作路径,以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为抓手,保持务实实干的作风,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海的果洛篇章,以饱满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牢记领袖嘱托走好果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果洛州委副书记、州长 叶万彬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青海视察,对青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年来,果洛州委州政府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咬定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笃定前行,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5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5.5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2.06亿元,同比增长6.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7亿元,同比增长30.3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19元,同比增长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6元,同比增长9.4%;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交出了献礼建党百年的优异答卷。

——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人不负青山的源头实践,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中加快建设美丽果洛。

自觉肩负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组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退牧还草、重度退化草原治理、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治理黑土滩(坡)及退化草地改良226万亩、林草有害生物防控966万亩、湿地保护66.5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5.69万亩,669万亩天然林和836万亩公益林依法得到保护。国家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出了“政治引领、统一管理、源头治理、系统保护、共建共享”的成功路径。完成国土绿化26.4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达62%,四级河湖长、林草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全州环境空气优良率位居全省第二,境内黄河、长江流域地表水二类水质和各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黄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一类。

——展现起步即为冲刺的奋发姿态,在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等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强基础、优结构、提后劲、攒动能,实施各类投资项目612项,玛尔挡水电站复工复产加速建设,着力推进城镇道路、桥梁、供热、供水管网建设,探索光伏“飞地经济”模式,异地建设“2GW集中式光伏电站 1GW储能”新能源项目,有效解决了3个县和28个乡镇清洁供暖问题,建设完成9个高原美丽乡村,落实上海、国家部委、央企对口支援项目88个、总投资3.69亿元,对口支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发挥明显。

——充分发挥一三产业强基促稳作用,在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中积极打造果洛品牌。

研究制定《果洛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1-2025)》,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03亿元,增长4.4%,出栏各类牲畜35.33万头只,出栏率28.64%,牛奶和肉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97%和8.72%。深化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6个合作社列入省级试点,畜牧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近1.5亿元。青稞、藏雪茶、矿泉水、羊肚菌种植、民族手工艺、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蹄疾步稳,文旅、体旅、农旅融合步伐加快,原创剧目《永远的长征》和《从黄河到长江》在西宁、上海成功首演,《永远的长征》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

——坚持以“四个不摘”推进乡村振兴稳健实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路径。

制定《果洛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落实财政衔接资金8.33亿元,733户2661人纳入动态管理监测对象,依托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等解决就业7722名,脱贫和边缘易致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9076名。全力推动扶贫产业园和到户产业增点扩面、提质增效,158个乡村振兴衔接项目扎实推进。出台《金融服务果洛州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乡村振兴活畜贷、富民贷实现“破零”。全州43.5兆瓦集中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3412.63万元,使93个村平均收益36.69万元。

——坚持人民至上创造抗震救灾高原奇迹,在启动实施重建美好家园中感恩奋进坚毅前行。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果洛州迎难而上、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众志成城打赢玛多“5·22”地震抗震救灾攻坚战,创造了无一人死亡、无重大伤员的高原奇迹,高效完成“群众温暖过冬、学生正常上学、设施正常运行”三大年度灾后重建任务。配合编制《青海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册》,加速推进计划投资36.1亿元的八大类130个项目建设。“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中国共产党”,道出了全州21万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进一步凝聚起了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提升民生福祉中不断增强高品质生活供给能力。

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着眼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实施44项民生实事工程,继续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和教师周转房等基础设施项目,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进一步美化优化,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和州级医疗机构配套设施建设,群众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重大地方病、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州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降至1%以内,手术治疗持续保持动态“清零”,包虫病严重流行态势得到遏制。坚持就业兜底一体推进,新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以及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等指标名列全省第一。一年来,发放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贴、高龄补贴等各类资金3.11亿元,13.32万人次民政服务保障对象受益,连续三年在全省困难群众绩效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改善19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

迈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果洛州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果洛调研工作要求,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海奋斗目标,全面贯彻省委“八个坚定不移”工作部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果洛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潜力,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构建绿色引领、创新带动、开放融合、共享普惠的发展格局,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果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打造共同富裕的黄南样板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黄南州委书记 朱战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和“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的关键时刻,亲临青海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改革发展稳定的殷切期望,对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黄南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安排,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深入研讨、坚决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

抓学习,担当好政治责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黄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召开州委常委会、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研讨会,持续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推动入心入脑,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定下发贯彻措施,落实责任,明确任务,逐级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具体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持续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集中学习研讨时,大家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涉藏州县脱贫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实现长治久安,加快推动“一优两高”黄南事业,现在的方向感更强,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

抓生态,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编制“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黄河黄南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规划及各领域专项规划13项,出台生态文明高地等4个行动方案,制定水资源保护条例,修订林木管护条例,启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构建起了以总体规划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点、实施方案为抓手、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持续加快“七大国家级自然公园”和“两个省级自然公园”保护建设,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人工造林、草原退化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9.43%,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68.9%。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清零。隆务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9.6%,主要流域监测12个断面均达到或优于Ш类水质标准。黄南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河南县被评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抓治理,握紧反分裂斗争主动权。高举法治旗帜,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涉藏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重点人员帮教管控、重点乡镇综合治理、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335个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实现州县(市)乡村一网贯通、五级联动,进一步巩固提升了“一核三治”黄南模式。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创建全省首家“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办结销号以及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等措施,从源头消除风险隐患。制定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若干措施和正负面清单,创新实施网络综合治理网长负责制,建好队伍、把好方向、凝聚人心。多轮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寺规僧约,群众自治能力进一步增强。组建红旗宣讲团、马背宣讲队,创新“理论 文艺 百姓”宣讲方式,干部进村入户入寺,持续不间断开展“爱国、感恩、团结、法治”教育,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挤压了涉藏违法空间。

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管肚子”与“管脑子”并重,更加注重“管脑子”工作,纵深推进“民族团结 ”和民族团结进步“十二进”活动,率先在全省建设州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打造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认真落实寺庙属地管理政治责任,“百寺千讲”、“教风建设年”、联谊交友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智慧消防”、财税监管、公共服务“六大工程”有序推进,驻寺干部管理、基层宗教综合治理等工作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

抓发展,积极融入全省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全省率先实现天然草场、牲畜有机认证和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全覆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西域胜境·神韵黄南”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构建了以光伏扶贫、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民族手工业和生态水产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群。村集体经济持续复壮提升,62.6%的村年收益达10万元以上。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改善民生,始终把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交出了人民满意的小康答卷。

抓基层,全面夯实执政根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寻找榜样”典型选树活动,扎实推进“促百分百达标、迎党百年华诞”以评促建活动,实施“抓乡促村”提标升级工程,全面收官“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落实“双帮”机制,抓实“支部进网、党员联户”,推行机关、社区“党建联盟 ”承诺践诺服务,打造模范政治机关,启动社区“两新·红色驿家”试点,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更加凸显。依托“黄南先锋”智慧党建云平台、“一表一册一规范”,推动支部活动和“三会一课”线上线下、实时监测全覆盖。高标准打造州级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实现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群团活动融合共促。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关口前移。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是推动黄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我们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省委书记信长星对黄南工作提出的坚决扛牢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坚决扛牢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责任、坚决扛牢维护和谐稳定的重大责任、坚决扛牢从严管党治党的重大责任要求为指导,更加注重政治建设、更加注重安全稳定、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族团结、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从严治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黄南样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青海建设黄南篇章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黄南州委副书记、州长 扎西才让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十分关怀、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两次亲临青海视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青海发展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特别是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等。这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全面系统学习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努力把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转化为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黄南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

坚决扛牢保护生态政治责任,着力打造“山水黄南”生态文明高地。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重要指示,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遵循保护好黄南生态环境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的价值导向,对标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八个新高地”战略部署,研究确定打造“六区”目标任务,编制黄河黄南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等规划13项,出台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州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等行动方案,制定水资源保护条例,修订林木管护条例,启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构建起了以目标任务为导向、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点、工作方案为抓手、法规制度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全力抓好生态治理修复,持续推进州域内9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公园保护建设,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进入国际申报阶段。聚焦打造黄河、隆务河流域两条绿色长廊,加快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等项目,完成国土绿化63.7万亩,治理退化草原92.9万亩、水土流失194.7平方公里、中小河流113公里,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29.43%、68.9%。坚决向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宣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面清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大力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建成投用小型垃圾焚烧炉40台,彻底解决各市县城区40公里以外乡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持续巩固“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草长制”,生态资源监管水平明显提升。积极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河南县入选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黄南州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自治州,生态文明成为黄南最丰厚的底蕴。

坚决做好加快发展中心工作,着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黄南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坚持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立足资源禀赋,主动融入国家和全省战略部署,以“四地”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工作举措,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进绿色农牧提质增效,在实现可利用天然草场牲畜有机认证、主要农作物种植有机肥替代化肥、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牦牛、藏羊等“四个万头”规模养殖项目和黄果、中藏药材等“四个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建设,推动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举全州之力推进黄南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园区规划建设,辐射带动县级产业园加快发展,培育省级重点涉农龙头企业4家,累计培育有机产品43个、绿色食品47个、地标农产品19个,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体系基本建立,黄南被列为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州。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深层次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启动热贡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同仁市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同仁、尖扎、泽库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同仁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国家3A级景区7个,扎毛村、德吉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典型,青海·热贡文化旅游节品牌全面打响,全州文化旅游经营主体达到594家、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富民强州的新兴朝阳产业。聚焦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紧紧围绕全省以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为依托,辐射海北州、黄南州的新能源开发布局,编制完成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确定2035年前全州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710万千瓦发展目标,引进落实总投资57.6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6项,同仁市瓜什则40万千瓦“光牧储”综合一体化发电和尖扎、泽库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以及李家峡水电站扩容和一批分散式风电等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年底全州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产业成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

坚决落实改善民生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共同富裕黄南样板。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殷殷嘱托,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安排8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241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394户1474人,风险消除率达到77.1%。落实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援助资金共16.8亿元,集中用于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整合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各方面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设高品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37个。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入州、郭麻日大桥、同仁城北新区地下管廊、州庆基础设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同仁、尖扎城北新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实施老旧小区整治4989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8593户,新改建农村公路653公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 5”政策文件,完成总投资10.3亿元的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全州95所中小学校规范使用统编“三科”教材,185所幼儿园如期实现通用语言保教全覆盖。加快建设健康黄南,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州县乡三级远程诊疗系统全面建成,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扎实有效处置州内疫情,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持续加强防疫基础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更加坚固。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创业、拥军优抚等政策,不断深化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整治,各族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海北答卷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海北州委副书记、州长 多杰

“一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仍在耳畔萦绕。一年来,海北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再出发,奋楫潮头担使命,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感恩奋进描绘新时代海北改革发展新画卷。”多杰说道。

2021年6月,在最美的季节,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五年再次亲临青海视察工作,为新时代青海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这在青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成为新时代海北砥砺前行的指路明灯,激励着全州上下不断开拓进取、奋楫争先。

一年来,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内涵。始终把学深悟透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州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专题辅导、研讨交流,引导全州各级党组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同心同向。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精心制定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方案,集中开展面向干部、面向基层多维度宣传宣讲工作,切实把讲话精神传达到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当中,形成了良好舆论氛围。深入落实省委总体部署,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明确9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建立领导带头、责任细化、目标明确的工作机制,实行台账化、清单式管理,制定时间表、任务书,扎扎实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海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依托红色教育资源,选定13个教育基地,打造51堂党史学习教育优质党课,把221基地旧址保护利用作为革命文物保护“一号工程”来抓,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原子城纪念馆改陈布展并恢复开放,成为青海红色旅游“打卡地”。

一年来,我们以高度的政治担当,聚力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举全州之力集中开展祁连山南麓海北片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决战决胜”巩固提升年行动,全州139宗矿山、232处图斑整治全部完成,为全省高海拔矿山治理积累了经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治理试点项目,扎实开展青海湖、湟水河流域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州建设,刚察县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祁连县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刚察县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认真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河湖长制深入落实,林草长制全面建立,自然学校、生态法庭、森林资源网格管理、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工作在全省先行先试,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根植人心,绿色已成为海北发展的鲜明特色和坚实底色。

一年来,我们以高度的政治执行力,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锚定全省产业“四地”建设要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立足禀赋优势,实施农牧业“五大产业”振兴工程,健全“三品一标”发展体系,持续提高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初显成效。引导发展“专精特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利用实现新突破。持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旅游核心品牌,祁连阿咪东索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坚持动能转换同项目建设、城乡协调、财税金融、改革开放一体发力,浩门水库开工建设,门源高铁站扩建运营,扁门、加西、西察等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交旅融合交通强国试点创建获批。积极打造政府性金融服务平台,全年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贷款25.8亿元。着力拓展区域合作空间,青洽会签约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均位居全省前列。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州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扭转连续多年下滑局面,总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一年来,我们以高度的政治领悟力,用心用情改善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节用裕民,统筹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努力向共同富裕目标奋进。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4.8亿元资金实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149项,全州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各类群体实现就业增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2%的较低水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有序推进中小学“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各项教育指标均达到或高于省定指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现四县全覆盖,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远程会诊,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明显提升。积极争取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电影《牧民省长尕布龙》等一批文艺作品。民族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在伦敦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全运会、省民运会上,海北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实现青海奥运金牌零突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及时完善防控措施,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牢牢守住了全省“北大门”。

一年来,我们以高度的政治判断力,加快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谆谆教导,着眼打造海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升级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十三个一”和“十二进”活动,各族干部“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意识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多措并举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突出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州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高,海北州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政治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去年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满意度测评均位列全省第一。

风好正扬帆,启航新征程。

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海北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海北:护好青山绿水 共享幸福生活

6月,海北草原迎来最美丽的季节。

伴着一支动听的牧歌,绿茵草原上牛羊悠然地吃草,天光水色的大幕下,成群的斑头雁、鸬鹚尽情飞翔,一幢湖景房炊烟袅袅,一幅山水画的景象令人神往。

海北州刚察县人民清晰地记得,就在去年的这个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带着深情牵挂,踏上了海滨藏城,给各族干部群众带去了如春风般的温暖和关怀。

这一年来,海北州各族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备受鼓舞,铭记总书记关怀,不负重托,凝聚起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蓬勃力量。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这份沉甸甸的嘱托,寄托了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期许。为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海北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

一直以来,海北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安全为着力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着力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容量底线。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海北州地处“一湖两区三河”之要,是我省“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多年来,海北州三大水系总体水质保持稳定,实现了废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任务;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农民生活和生产环境;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土壤污染治理取得较大进展,加快解决了历史遗留铬渣污染治理和湟水河六价铬污染问题……

成效篇

保护好生态,是全州29万各族群众的共同决心!

期间,海北州围绕蓝天保卫战,建成了四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严格控制新建燃煤锅炉准入规模,严格执行建筑工地“6个100%”,督促落实各项抑尘措施,积极落实取暖期各项防控措施,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5年的79.2%上升到2020年的98.6%,并长期保持在95%以上。

该州围绕碧水保卫战,建设了5个水质断面自动监测站,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1座,完成湟水流域截污纳管工程,实现废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任务,州内出境水质均达到《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Ⅱ类以上水质目标,西海镇及四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围绕净土保卫战,先后安排实施原海北化工厂铬污染土治理修复项目9项,累计投入资金15707万元,加快解决了历史遗留铬渣污染治理和湟水河六价铬污染问题。建成投入使用了原国营211厂核设施退役放射性污染物填埋坑辐射安全自动监测和预警平台。全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全州土壤状况持续稳定。

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十三五”期间共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8个,全部为农村生活垃圾整治项目,共投入资金12583.06万元,覆盖全州4个县区214个行政村,有效解决了“脏、乱、差”等环境问题,改善了乡村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方面有明显改善。

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十三五”期间共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8个,全部为农村生活垃圾整治项目,共投入资金12583.06万元,覆盖全州4个县区214个行政村,有效解决了“脏、乱、差”等环境问题,改善了乡村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方面有明显改善。

围绕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截至目前,全州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州214个行政村实现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覆盖。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5%以上,残膜回收做到应收尽收,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近年来,海北州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治理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湟水河、青海湖、祁连山流域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实施金银湖等重点水生态建设项目,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注重清洁生产、源头减量,推动产业集聚循环低碳发展,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依托“中国原子城”红色旅游品牌和“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辐射带动特色农畜产品、文旅商品、民俗住宿餐饮等会培产业蓬勃兴起,现代服务业占比达48%。

展望篇

“十四五”时期,海北州将加强产业和企业科学布局谋划,加大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能耗与排放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的力度,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加强企业绿色化升级改造,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国家公园示范州战略,打造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积极推动农业源减排,开展历史遗留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治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节水优先;推进生活源减排,强化拆迁及建筑施工场地、道路扬尘监管防治,推动矿业绿色生产,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实现城镇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健全危险废物集中转运点及处置中心。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网格化监测体系,深化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环境信息数据集成共享,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十四五”时期,海北州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州委关于生态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改进完善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修复。实施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示范项目,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面落实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抓好重点整治任务的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镇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开展重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清洁生产改造,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山清水秀的梦幻海北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以优异成绩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和厚爱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海西州委副书记、格尔木市委书记 汪山泉

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第一站就来到格尔木,就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盐湖资源开发、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期望,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2021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青海视察工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发展的特殊关心、对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深情厚爱。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发展确标定向、擘画蓝图,特别是提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时代如潮,奋楫者先。格尔木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牢记重托,感恩奋进,全力以赴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效,“四地”建设多点开花、全面起势,以优异成绩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和厚爱。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最关注的事情是生态保护,在不同场合讲得最多的还是生态保护。一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心系“国之大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深刻汲取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教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2021年安排各类环保资金4.4亿元,实施重点生态工程60余个。编制完成了《格尔木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全力打造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积极配合开展昆仑山国家公园建设前期工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河(湖)长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机制不断健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大排查大整治,青藏公路沿线及纳赤台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市动植物种群、降水量等明显增多,生态环境持续变好。扎实推动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1—5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5.6%,地表水质优良率100%。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在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上,我们持续在“扩”和“提”上做文章。坚持以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目标,推动盐湖化工产业系列化、高质化、多样化发展,已基本形成以大型钾肥为主导,钠盐、镁盐、锂盐为辅助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产品,已形成800万吨钾肥、42万吨氢氧化钾等生产能力。蓝科锂业2万吨碳酸锂项目基本建成,金昆仑锂业三期500吨金属锂项目开工建设,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中信昆仑锂业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盐湖股份4万吨基础锂盐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补强,产品产值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先后建立了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共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等,成立了全省首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5G ”盐湖产业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钾肥开采和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钾系列产品品质与世界标准接轨,盐湖卤水提钾、提锂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电解金属镁生产线试车成功,盐湖资源市场占有量和话语权持续提高。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实现新突破

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上,我们持续在“消”和“储”上做文章。坚持以服务“双碳”目标为引领,围绕解决源、网、荷、储的错配问题,切实推动清洁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已建成国家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领跑者”光伏发电应用基地等重大示范项目,国内单体最大共享侧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省内首个商业化运行的独立电化学储能电站格尔木闵行储能电站建成投运。全力推进三峡格尔木110万千瓦光伏光热、鲁能格尔木乌图美仁330万千瓦多能互补、青豫直流二期外送、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建设,逐步解决调峰问题。不断加大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及电网新建改建力度,推动新能源建设与电力消纳产业相结合,与储能多能互补相结合,逐步解决消纳、储能问题。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部分项目落地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园区。目前,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799兆瓦,分别占全省、全州的22.2%和50.2%。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呈现新亮点

在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上,我们持续在“精”和“活”上做文章。积极构建“一纵一横两点三核多业态”生态旅游发展布局,及时制定了《格尔木市全面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等,依托昆仑山、盐湖等世界级优势旅游资源,加大精品线路、精品景点、精品业态开发建设力度,台吉乃尔野奢文旅小镇、梦幻盐湖提档升级等重点项目有序开复工,玉珠峰登山基地基础设施改造、军事主题博物馆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昆仑文化产业园、昆仑天街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生态旅游层次和水平,想方设法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协同发展,“山宗水源格尔木·高原梦幻盐湖城”名片不断擦亮。2021年,格尔木市旅游市场恢复情况较好,位居全州前列。2022年1—5月,全市共接待游客88.67万人次,同比增长35.04%;旅游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29.28%。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取得新成效

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上,我们持续在“优”和“深”上做文章。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州级9家,2021年龙头企业实现农牧业产值5.4亿元。做大枸杞、藜麦、牦牛、藏羊等特色农畜产业,全力打造具有格尔木特色的绿色有机品牌,认证登记“二品一标”绿色企业3个,“绿色食品”企业16家44个产品,“有机食品”5家6个产品,“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牦牛”等3个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持续延伸做强农牧业产业链,特色农畜产品从初加工产品升级为原浆、泡腾片、藜麦花胶、面膜等精深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加快“特色生物 扶贫产业园”、农村电商、枸杞交易中心等市场和“青藏优品”等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建设,全力拓宽销售渠道,持续推动特色产品走出去。

昂首奋进建设青海副中心城市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格尔木市委副书记、市长 冉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海工作,2016年、2021年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两次亲临青海视察,作出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重要指示,为青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忠诚践行“四个扎扎实实”和“三个坚定不移”重大要求,聚焦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集中力量打造全省副中心城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走在了全省前列,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以产兴城,

产业“四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把产业“四地”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建立以“四地”建设为主,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延伸的10条重点产业链,定向推进强链、延链、补链。钾肥、碳酸锂、金属锂等主要产品量质齐升,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799兆瓦、占全省的22.2%,梦幻盐湖、野奢小镇、胡杨林沙漠公园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健康发展,产业“四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去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7.1亿元,在西部百强县排名上升至第28位,上榜中国县域品牌形象百优县(市)。

坚持生态优先,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始终牢记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青海的“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推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6%,PM2.5平均浓度较考核基准年下降46.7%,地表水、一般水功能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部按时序推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全面落实河湖长、林草长制,森林覆盖率达到3.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42%,绿色矿山比例提高到80%,荣获全国污染源普查、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积极推动昆仑山国家公园建设,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建设取得新进展,长江源村获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态移民工程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风尚,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鲜明标识。

坚持城乡统筹,

高原美丽城镇焕发新光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省面积最大、涉及人数众多、遗留问题复杂、拆迁安置任务异常艰巨的“北五片区”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布局实施了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日趋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统筹实施水系连通、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基础补短板项目,成功入围全国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全力打造部省共建高原美丽城镇试点样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29%,居民自来水及燃气普及率达到100%,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96%、98%,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爱国卫生运动深入人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镇(村)4个、市级示范村社24个,“厕所革命”“两洁”行动、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全部落实,群众生活条件和城乡环境大幅改善。

坚持改革开放,

高水平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改革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发展新动能加快汇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成效显著,格尔木跻身“一带一路”枢纽型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推进格尔木全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建成投运,西格铁路提质改造工程开工,机场年均旅客吞吐量超过30万人(次)。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开行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中尼陆路商贸通道取得积极进展,成功申报省级外贸转型基地,有机枸杞产品出口连续八年位列全省第一。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步伐加快,陆港特色小镇入选全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取得新进步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达到75%以上,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质量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综合医改成果惠及全民,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养老托幼体系不断健全。平安格尔木、法治格尔木建设不断深化,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摘得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更加稳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当前,正值格尔木建设全省副中心城市、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着眼未来发展,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在建设产业“四地”、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奋勇争先,努力建设服务促进全省发展、符合各族群众期盼的全省副中心城市。

欢迎随时联系西宁晚报这9路记者

新媒体

张永黎 18509718866

孙喜春 13897438789

闫 鸿 17697515051

经济部

许晓东 18609719586

张国静 18697133058

古晓芳 18609717629

政文部

王 琼 18297008525

张艳艳 13709748510

唐 蓉 18609719610

来源:西宁晚报

编辑:杨司煜

来了!四面八方好消息(四面八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4日 上午11:10
下一篇 2023年6月15日 上午9:02

相关推荐

  • 历届广宁县委领导班子

    历届广宁县委领导班子 1927年,广宁县委成立,这是广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从1927年到1988年,历届广宁县委领导班子都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广宁的发展做…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9日
    45
  • 项目管理工具wiki

    项目管理工具wiki 项目管理工具wiki是一种用于管理和共享项目信息的在线工具。它通常由一个主页面和一个数据库组成,用于存储和管理项目的各种信息,如任务、活动、项目进度、成本、风…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28日
    40
  • 能用的scihub

    如何用能用的Scihub进行文献共享和协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献共享和协作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进行文献共享和协作时,如何用能用的Scihub是一个…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8日
    0
  • 蔚来P3.3什么级别

    蔚来P3.3是什么级别? 蔚来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最新的产品P3.3是一款高性能电动汽车。那么,蔚来P3.3是什么级别呢? 一般来说,电动汽车的级别可以从低到…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12日
    10
  • 闲聊提升自己(怎么提升闲聊能力)

    闲聊提升自己(怎么提升闲聊能力) 昨天是周日。 还以为会好好的休息一天,写上一点什么。 毕竟我的生物钟刚刚恢复正常,没想到又被女儿打乱了。(苦笑) 现在每周两次要陪女儿去医院进行骨…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1日
    115
  • 这5款在线表格软件功能远超 Excel(在线做表格的软件)

    随着大数据、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不可逆趋势的推动下,似乎一切变得皆可量化和数据化,企业在解决问题时也更为倾向于以数据作为判断决策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这时具有数据思维和数据分析处理技能,…

    科研百科 2022年8月26日
    187
  • 护理科研立项申请书的内容

    护理科研立项申请书 尊敬的评审专家: 我是一名护理工作者,现就我的护理科研立项申请做如下汇报: 一、研究背景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1日
    3
  • Flutter UI Kits

    FlutterUIKitsFlutterUIKits3 The Hasse Leg quitting Index Effects Index and Umentary of Spo…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18日
    1
  • 一个科研项目需要多少人一个科研项目需要多少人

    科研项目需要多少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科研项目的规模可以从一个人到几个团队不等。在决定需要多少人进行一个科研项目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项目的类型,规模,复杂程度,以及预…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4日
    101
  • 陕西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

    陕西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 陕西省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科技省份,一直以来注重科技创新和发展。为了推进科技创新,陕西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陕西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5日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