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六合棠城广场,单位在徐庄软件园,如果每天开车上下班来回近80公里,光通勤、停车成本就要40多元,但因为有定制公交,现在每天的花费只要14元。”说起家门口的定制公交,诸先生感受“很划算”。
从2015年9月,南京首条定制公交线路一经开通,便迎来一段“井喷期”,但此后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以及其他城市区域的发展变化,也曾陷入“运营难题”,但经过优化调整,如今线路数量已经增至356条,位居全国首位,目前每天的客运量达到1.2万人次。面对不断变动的乘客需求,如何能保证线路有稳定的客流?在现状提出公益优先的情况之下又怎样实现长久可持续地发展?扬子晚报《南京眼》周刊记者展开调查。
市民感受:划算便利,一人一座快速直达
“定制公交的存在旨在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的需求,基本上是点对点服务,中间没有停靠点。”南京公交集团负责人介绍,2015年9月,南京公交通过企业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个性定制”服务,征集市民出行需求后,分析整理形成线路设计方案,在板桥新城开通了6条线路,线路一经开通就广受好评,每日上座率都能达到95%。
卯德林是定制公交的驾驶员,现在他每天往返徐庄软件园和六合之间两个来回,这条线路途经南京八卦洲大桥高速路段,乘客都是一人一座,单程大约50分钟。“如果坐不上这趟车,很多人就要换乘两条地铁线加一趟公交,单程得 2 小时。”
许多定制线路乘客可实现“一人一座 ”
这辆车的老乘客诸先生家住六合棠城广场附近,在徐庄软件园的苏宁总部上班。“在定制公交出来之前,我和其他三个住在六合的同事一起拼车上班,单程我们每个人付10块,包含了过桥过路费。有时也会坐地铁或者自己开车,开车来回近80公里,每天的通勤成本在40块钱左右。”诸先生说,除此之外,还要加上在园区的停车费,有时去得稍晚一些也很难找到停车位置。自从乘坐定制公交上班后,诸先生不由地感叹:“省了不少路费!现在来回才14块钱。”定制公交单程价格根据每条线路的路程长短来确定,诸先生乘坐的H71-1单程票价为7元。
“对于我们这样居住和上班地点跨度比较大的人来说,定制公交是一个特别利好的事情。因为一人一座,每天坐上车后,只要躺在椅子上休息,看看手机,聊聊天就可以了。从小区一路直达单位,不需要换乘,比开车和挤地铁都要舒服多了。”乘坐H91的陈女士说,定制公交的出现为上班族的通勤体验带来了极大地改善,受到身边邻居、同事的极大欢迎,现在自己会随时查看票源情况,一旦开放订购,自己都会提前一两天买好车票。
记者调查找寻“三问”答案
七年之间,南京定制公交数量已经位居全国首位。定制公交已经成为了不少南京人出行的依靠,那么七年之间,面对不断变动的乘客需求,如何能保证线路有稳定的客流?现实中的定制公交的运营现状又是如何,怎样实现长久可持续地发展?带着疑问记者展开调查。
A如何避免车辆“空跑”?
60人实际付款是开通基础
开通之初,公交集团还基本依靠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征集市民出行需求,但随着与“优点出行”的合作,现在乘客通过小程序就能发起定制需求、查询线路和订退票。操作也非常简便,在小程序的界面上输入出发地、目的地、上车时间后,即可发起定制需求。
面对五花八门的需求,如何甄别出最有落地可能性的线路呢?南京公交的工作人员达成了一项标准,那就是当同一组定制线路需求的参与人数达到60人以上时,工作人员会启动审核需求。审核成功后,参与者可以进行拼团。“参与拼团需要完成实际的付款行为,此举是为了甄别出真正对此新线路有需求并有付费意愿的消费者,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错置。”南京公交集团负责人解释道,起初一接到乘客提出的各种需求,随即就展开一系列的落地工作,但等线路真正开通后却最后发现上座率并不理想,这才意识到很多需求只是临时性的,但却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市民可通过“优点出行”微信小程序进行“定制公交”
“所以后来我们就定了一个60人成团的标准。因为我们一辆车满座大概是50人,在此基础上加了10个人。当60人有实际付款行为后,我们才去开展调查工作,包括询问协商始发站点、时间,以及具体路线的实地查看。避免开通后,公交车辆空跑,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现在根据不同的车型,每条线路的拼团成功人数不定,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开线人数,则视为拼团成功,顺利的话,一般7个工作日内就会开通线路。
B如何确定发车时间和地点?
创建社群模式,应对投放“磨合期”
不过也有许多线路的诞生经历了一段更长的“磨合期”。2021年,有市民向公交集团提出开通翠林总站到马群科技园的线路需求,但落地环节却遭遇了重重难关。
首先是无法达成统一发车时间。“我们将平台上提出需求的乘客建立了微信群,现在群里协商线路的具体发车时间,但园区里有很多单位,每个单位的上班时间不一样。我们要去协调他们,每个人肯定要做出一点让步,上班迟的肯定要迁就一下上班早的人,然后下班早的人就要迁就一下下班迟的人,取一个中间点。”
等时间协调好后,许多乘客又对高于日常公交的定价产生了异议。“定制公交的价格基于常日公交和拼车价格的一个中间点。目前的定价标准为不限座3元/10公里起步,每增加5公里,费用增加1元,不足5公里按5公里计算。一人一座的就在以上加价1—2元,所以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定价比一般拼车价格便宜不了多少,于是在群里表达出了很多抵触情绪。然后我们就只能一点点帮他们剖析,劝说他们先试着坐一坐,看一看。后来他们实际乘坐后就欣然接受了。”现在这条线路又加开了一班车。
“很多人对‘定制公交’都不太熟悉,大家的接受度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引导他们,耐心解释。这其实是我们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也因为“众口难调”,不少线路都会因此流产。
7年的时间,南京公交实践出一种社群模式。“大家不太了解定制公交的时候就我们线下发传单,进行一个宣传活动。有一些规模之后,基本上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收到反馈。除了平台的客服外,还有3名工作人员在各个微信群里和市民沟通。”张雯介绍,他们每天“穿梭”在上百个定制公交的群中,一方面提供路况车辆的及时讯息,协调乘客每日的出行,为乘客解疑答惑,或是不断协调不同意见,统一需求努力让线路开通。
C如何确保“细水长流”?
启动“退出机制”,“动态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经过7年的发展与不断调整,现在南京公交共有356条正在运营的定制线路,覆盖了板桥新城、徐州软件园、南部新城等,每天客运量达到1.2万人次。“主要分为是两种线路,一种是接驳线,从单位或是小区到地铁站。还有一种跨区距离较长的线路。”有时随着地铁站点和线路的增多,许多已开通的定制公交线路的乘客可能会减少,这时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定制公交的工作团队也制定了一套“退出机制”,让定制公交的线路一直处在一个“动态管理”的状态。
张雯介绍,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对上一周的线路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看看上座率是提升还是下降了,每条线都有上座率标准,达不到的要进行下线。“当满客是50人的话,那么当乘客数量总是少于20人,我们就会考虑下线。会先与乘客沟通线路走向是不是与最新的需求不匹配,然后进行优化,但如果上座率还是没有提升,就会下线处理,其间会留给乘客大约两周的过渡时间。”
同时为了降本增效,公交公司是利用空余车辆和人员投入定制公交的运营,有的车辆和人员在完成定制公交的线路后,紧接着就能继续开临近常规的线路。“为了让车辆的利用更高更灵活,我们都是选调就近的常规线路的车辆和司机来运营定制线路的。”
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定制公交的管理员透露,目前定制线路的运营成本还是要高于票价收入的,还未能实现盈利。“总体来说,定制公交目前是常日线路的一个补充。我们首先要保证城市日常公交线路的正常运营,然后用一些空余的资源进行多样化运行,提高公交车利用效率。”
专家建议:更多元服务让“公交拼车”走得更远
南京城交院轨道与公共规划专业院副院长陈阳表示,“南京定制公交的出现就是希望设计的线路就是老百姓最需要的,这样运力的投放就是精准的。同时因为执行的是惠民票价的政策,没有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来定价,所以总体来说,南京的定制公交在目前的条件下,抓住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运行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陈阳也提出,未来定制公交的一些比较好的通勤线路势必都要会被轨道交通挤占,因为地铁的服务可靠性,独立路权的优势是没有办法复制的。那么定制公交未来想要进一步发展应该怎么做?陈阳建议,就得提供更多元更高质量的服务,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同时与政府多多合作,争取一些政策和配套设施的支持。
目前南京的定制公交主要还是依靠乘客去发起需求,公交公司还是要利用科技手段主动挖掘、精准定位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公交公司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大数据平台,如果要谋求更好地发展,可以和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合作,从中抓取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数据,以此设定一些意向线路,发布到小程序上让市民去投票选择。”
其次,定制公交在未来也可以创建更多的服务类型,除了通勤线路之外,可以大力发展学校的定制线路和企业的商务出行。比如说,一家酒店发现许多客人离店后都要前往机场、高铁站,它便需要这样一种定制公交的服务。那么此时公交公司就可以抓住机会,与酒店共同推动这样一条商务出行的定制线路落地,以帮助定制公交开拓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但这些线路的落地,还要公交公司与外部各方去积极合作,完善相应配套配套,比如说因为要实现出行效率高,那么定制公交要能被允许走高速路、隧道,在大型枢纽要有可停靠的站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校对 盛媛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