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作为主要承担单位参与申报的“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9YFC0507500)获批立项,国拨经费1962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三年。
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牵头承担,联合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等单位申报。项目共设5个课题,广西植物研究所为项目的第二承担单位,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李先琨研究员主持第3课题——“漓江流域喀斯特自然景观修复与植被生态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及试验示范”,国拨经费为451万元,生态中心廖建雄博士、郭屹立博士和陆树华副研究员为相关专题(任务)负责人;黄甫昭副研究员作为专题(任务)负责人参与第4课题,专题获国拨经费资助65万元。该项目的获得将有力促进我所相关学科发展,支撑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针对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设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以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揭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漓江流域景观生态演变过程、退化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发喀斯特湿地水资源调控、自然景观修复与植被生态功能提升、旅游景观资源优化利用与特色产业发展调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系统解决方案和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模式。项目研究成果将为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对西南部多民族、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作用,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主要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