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环境类权威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中科院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类1区,Top期刊,IF=7.704)以back cover的形式发表了我所环境生态学研究团队蒲高忠博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Does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change the impact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microbial decomposers and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streams?”。 该文论述了人造光污染(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ALAN)对纳米银(AgNP)在喀斯特水生态环境中对凋落物降解过程及其相关微生物毒理效应的调节作用。
植物凋落物的降解是一个与河岸植被、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相关联的关键生态学过程,是水生食物网的关键组成部分。植物凋落物的降解不仅是河流营养物质的输入者,而且是许多生态学过程的支撑者,并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环境除了受到传统污染物(重金属、有机物等)的污染外,还受到越来越多新兴污染物(如纳米材料和人工光污染)的胁迫。目前,生物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包装等所需的AgNP产品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毒性作用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但在人造光污染(ALAN)下,其对凋落物的影响知之甚少。AgNP对光照很敏感,但人造光污染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我所环境生态学研究团队针对这两种新兴污染物对凋落物降解过程的复合效应开展研究,以期在群落水平了解这些污染物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人造光污染不仅可以改变溪流中AgNP和凋落物的特性,而且可以减轻AgNP对凋落物降解的负面影响。这种减轻作用主要归因于ALAN作用下Ag +浓度和叶凋落物中木质素含量的下降、微生物量的增加及主要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增强。同时,ALAN单独或与AgNP及AgNO3复合处理对凋落物降解相关的真菌分类组成的影响远大于对细菌的影响,说明凋落物降解可能主要受真菌群落的影响。LEfSe分析表明,每种处理都有自己的真菌和细菌指标分类群。从门到属的水平,表明与凋落物降解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可以改变其成分类群以应对不同的压力源。这些发现强调了在评估纳米材料对淡水生物和生态系统过程的潜在风险时考虑环境参数的重要性。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15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AA139072)和广西植物研究所基金项目(桂植业15004)的资助。
纳米银和人造光污染对喀斯特水生态系统中生态功能的影响
文章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en/c9en00081j/unauth#!divAbstrac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